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智库 > 最新推荐 > 正文
以现代化城市群为引领,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2021-09-07 10:52:00  作者:徐琴  来源:新华日报

“十四五”开局之年,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江苏需要继续“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为全国发展探路,显然“六个率先走在前列”是总抓手和主攻方向。其中,“在率先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上走在前列”,事关江苏全域与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总体进程,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空间板块。

城乡与区域发展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或区域现代化的重要构件。高水平的现代化意味着,城乡之间主要表现为异质性与等值化并行。区域之间呈现出竞合有度、协作良好、流动便捷、依存紧密的协调发展格局。在过去多年的江苏发展战略中,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始终居于重要位置。对口支援、南北共建等多种措施,切实提高了省内后发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强大的县域经济,有效提升了江苏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在城乡发展方面,改革开放之初,江苏就向全国贡献了独具特色的农村城镇化模式——“发展小城镇”。正因为如此,新阶段推动江苏进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代化具有坚实的基础。未来的发展路径,必然是以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群为引领的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之路。

现代化城市群的建设,需要优化江苏全域的城市群布局,深化细化实施策略。要继续提升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等发达地区都市圈的能级,强化其引领、辐射与带动功能,更要注重后发区域的腹地支撑能力建设,特别需要加大沿江城市群、沿海城镇轴、沿运河城镇轴的建设力度。区域均衡发展的最大空间在苏北,而沿海城镇轴和沿运河城镇轴则是苏北的两大腹地支撑,也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腹地支撑型城市群。这两大轴上,南通、盐城、连云港等城市,都具有典型的区域重点城市特征,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安排和产业链构筑上,可给予必要的优先级安排。

现代化城市群的建设,需要以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为前提。以江苏各个城市群和都市圈为重要空间网络和主要节点城市为依托,加快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发展动力转型;夯实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加快构建创新体系,通过积极主动的产业升级,带动产业链进入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加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力度,促成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融合,建设创新引领、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市场体系,消除区域性市场壁垒,促进经济要素自由流动。

现代化城市群的建设,需要以城乡深度融合、等值化发展为必要内涵。将乡村振兴作为重要一环,推动城乡之间产业发展要素与发展动能的双向流动与导入,加快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积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加快实现城乡生活品质等值化。与此同时,注重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包容性,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门槛,提高新市民的融合度和归属感。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在科学治理、人本化治理的过程中,促进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融合发展。

(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