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政声 > 最新推荐 > 正文
全力防范化解就业风险
2021-02-02 09:11:00  作者:朱从明  来源:新华日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当前,国外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也不时发生输入性、聚集性疫情,再加上春节人员流动高峰日益临近,疫情传播风险不断上升。各级党委、政府应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有效措施对冲疫情影响,防范化解失业风险,确保就业局势稳定。

抢抓关键节点,全力稳岗留工。目前国内疫情传播风险加大,防控形势较为严峻,为夺取战疫情和稳就业的“双胜利”,建议组织实施稳岗留工专项活动,减少人员流动,保障企业用工。倡导员工“就地过年”。各级党委、政府要通过公开信、倡议书等形式,及时发声、正面回应,引导外来务工人员识大体、顾大局,争取今年春节不返乡或者错峰返乡,把更多的人留在务工地就近过年,尽量减轻疫情防控压力和病毒感染风险。鼓励企业“暖心留工”。广大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妥善安排员工节日期间的生产生活,鼓励春节期间继续生产,并按规定发放加班工资;没有生产任务的,可采取“用工调剂”或“共享用工”等方式,输送到其他企业就业。同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和集体过年活动,向留企过年的员工发放“过节红包”“过年礼包”“特殊津贴”等福利,做到以岗留工、以薪留工、以情留工。落实政策“援企稳岗”。加大援企稳岗政策落实力度,建立重点企业专人挂钩联系制度,对春节期间正常生产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组织员工开展以工代训或技能提升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切实帮助企业减轻生产经营负担。

突出重点群体,兜牢就业底线。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工作,完善落实政策支持体系,开展专项帮扶行动,全力织密筑牢就业“经纬线”。全方位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考、国有企业招聘、基层项目吸纳、科研助理岗位开发数量,进一步扩大招生入伍规模,确保公共部门政策性岗位不少于去年。更大力度地落实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中小微企业的积极性。还应注重协调各类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等聚集资源,拓展就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社会就业。大力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提前制定农民工“点对点”返岗复工预案,加强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协调配合,确保春节返乡农民工能够出得来、有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机制,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继续对贫困地区和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给予扶持。加快推行就业服务常住地登记制度,让外来农民工和当地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就业政策及服务。鼓励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给予富民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全力帮扶城乡困难人员就业。春节期间保持失业人员求助渠道畅通,健全失业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生活保障联动机制,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完善岗位开发机制,并纳入政府年度民生实事,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稳定就业。

创新配置方式,促进供需对接。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体制、机制和服务创新,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供需“无缝”对接。推动供给转向需求。过去,我们就业政策的扶持重点在供给侧,也就是劳动力一方,通过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措施,促进劳动者就业。现在,要逐步把政策扶持的重点转到需求侧,也就是企业一方,通过降本减负、援企稳岗,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推动公办转向民办。从对企业用工调查情况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的用工占70%,企业自己招聘占20%,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仅占10%。要科学界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功能,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在13个设区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进一步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更好满足企业个性化、多元化的用工需求。推动线下转向线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服务逐步由实体转到网络、由线下转到线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则进一步加快了这一趋势。要趁势而上,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全面转到线上,做到“网上办、掌上办、一网通办”,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强化应急处突,防范化解风险。必须建立健全就业应急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四早”方针,力争把各类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失业监测预警。更多运用信息化手段,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劳动力流动等情况。通过对企业用水用电等数据进行监测,分析企业生产经营、复产达产等状况,发现异常变化,第一时间上门调查核实;通过移动通讯、交通运输数据分析,监测劳动者返乡返岗变化情况,为党委政府决策和制定出台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健全组织协调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成立就业应急工作专班,特殊情况下,人社、发改、工信、商务等部门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定期分析研判趋势,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

(作者为省人社厅副厅长)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