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2020新版 > 地市理论动态 > 正文
射阳县四明镇:党建“领航”点燃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2025-03-14 16:25:00  作者:张永成

近年来,射阳县四明镇深入实施“党建聚力领跑发展”追赶进位工程,以党建引领促振兴,抓好党建活乡村,发挥党建引领“红色引擎”,坚持抓常、抓实、抓细、抓长“四措并举”稳步推进全镇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不断增强党建引领整体效应,助推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

“常态化”抓好学习教育,强化党建“凝聚力”。射阳县四明镇党委坚持凝心铸魂,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把牢基层党建这个“定星盘”,镇党委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带头执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制定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例会学习、干部培训会学习等学习计划,各村党组织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打造独具辨识度和时代感的“红新”品牌,让一片“丹”心和传统“土”味各得其所。进一步挖掘戴曙光等烈士红色资源,树立红色榜样,讲好红色故事。学习、感悟、践行先辈们的光辉事迹,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让火红的精神成为感受过去、激发现在、奋进未来的强大动力,在弘扬革命精神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实干化”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发展“驱动力”。深入实施“党建聚力 领跑发展”追赶进位工程,围绕“常规工作抓落实、特色工作抓亮点、创新工作抓成效”这一思路,着力打造党建特色品牌,以基层党建的“新活力”激发产业发展的“新动力”,紧紧牵住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全力推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在党建引领的特色产业发展上下足功夫,发挥党支部“排头兵”的作用,紧紧围绕通洋港千亩反季节蔬菜基地、开明村万亩优质水稻基地等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党建+产业、创业、就业”联动,帮农民挑起“金担子”、种好“金果子”。实现了绿色农产品蝶变为高附加值商品这一目标。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由党员牵头,并通过就近吸纳用工的方式,在群众与企业之间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

“细心化”推进提能升级,发挥服务“迁移力”。镇党委以实施“党建聚力领跑发展”追赶进位工程为统揽,全面实施组织体系“提能升级”专项行动,组织办每月对各基层党组织实施组织体系“提能升级”专项行动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以便函的形式进行督办整改,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各党组织积极构建“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对群众反映问题通过“现场办公”的方式进行解决和答复,并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汇总,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贯彻落实。着力构建基层治理、联系服务、融合共促、支撑保障“四大体系”,引领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广泛凝聚维护稳定就是保障追赶发展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为全镇高质量追赶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长效化”整治文明乡风,展示乡村“吸引力”。近年来,射阳县四明镇党委政府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采取多种形式,建全“民间组织”,创新党建引领走好基层善治之路,让文明之花在四明镇绚丽绽放。该镇在23个村居全面推行“一约五会” ,党员干部示范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和参加“五会”组织,严格按照约定办事,积极引导群众成风化人,风化成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孝老爱亲、崇德向善、厚养薄葬等文明风尚;拒绝黄、赌、毒,培养科学、健康、节俭的生活方式。不断加强村居精神文明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做到党员带着群众干、群众跟着组织走。广泛发动群众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构建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善治之路。让老百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改变陈规陋习,使全镇社会风貌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处处彰显文明和谐。为推进乡村移风易俗、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村民自治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源: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