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2020新版 > 学习新思想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正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2018-02-14 09:00:00  作者:谢毅  来源:红旗文稿

  二、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实行两个“最彻底的决裂”的思想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同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表现出经济、政治、思想等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其中经济运动是最强有力、最本原、最有决定性的。而生产关系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所以,在反对现存社会制度的运动中,《宣言》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

  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社会矛盾,主要是在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这对基本矛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所以,《宣言》强调,“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同上书,第45页)马克思恩格斯明确讲过,《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由于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受资产阶级政权保护的,所以,《宣言》又强调,“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同上书,第52页)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剥夺资产阶级的全部财产,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为什么必须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决裂,即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呢?从根本上说,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是生产的社会化性质和社会生产力持续向前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这个问题,恩格斯作过具体分析。他说:“现在,由于大工业的发展,第一,产生了空前大规模的资本和生产力,并且具备了能在短时间内无限制提高这些生产力的手段;第二,生产力集中在少数资产者手里,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变成无产者,资产者的财富越增加,无产者的境遇就越悲惨和难以忍受;第三,这种强大的,容易增长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私有制和资产者远远不能驾驭的程度,以致经常引起极其剧烈的震荡。”这样,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就不仅有可能,而且成为完全必要的了。那么,“能不能一下就把私有制废除”呢?恩格斯认为,“不能”。他说:“只能逐步改造现今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4-685页)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将经历一个漫长的社会改造、生产发展的历史过程。

  还应当看到,共产主义的社会革命是同人们思想的自我革命相联系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必须随着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正因为如此,《宣言》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2页)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社会主义改造的这个伟大成果,是必须切实加以坚持的。由于我国的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党的十九大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在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关于理直气壮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发展规模化经营农业合作社是发展方向等重要指示。这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关于共产主义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着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的论述

  “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无产者只有通过消灭竞争、消灭私有制和一切阶级差别才能获得自己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675页)历史发展决定了无产阶级必将承担起埋葬资本主义和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的使命。

  无产阶级是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宣言》指出:“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41页)无产阶级,这个“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同上书,第42页)所以他们不仅自己强大有力,而且能够代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受压迫的群众,包括那些中间等级即农民、手工业者、小工商业者等的利益,受到他们的拥护,从而汇集起伟大的革命力量。

  从世界范围来看,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拓,一方面使得各个国家、民族、地区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交流日益扩大;另一方面也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上书,第36页)资本主义的扩张,使无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生长起来。无产阶级运动逐步从一个民族国家内的运动发展成世界范围内的运动。历史的这种发展,为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创造了前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宣言》强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同上书,第42页)这就是说,无产阶级的运动,或者说共产党领导的事业,具有两个根本性的特点:第一,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广大群众,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第二,它的发动和进行的依靠力量,是广大群众,是绝大多数人。这个思想,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部活动始终必须遵循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历史的渊源。

  党的十九大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同《宣言》关于共产主义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着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的论述,是一脉相承的。学习和领会《宣言》的有关论述,无疑将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有效地增强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

 

来源:红旗文稿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