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关节点:化解短期增长压力的希望在2020 。在这个特定背景下, “十三五”规划需要从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趋势出发,谋划好、把握好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有效应对经济转型的挑战,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质性破题。缩小人口城镇化率与规模城镇化率的缺口,需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等制度创新,努力争取到“十三五”末期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并把它作为“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约束性目标,由此通过人口城镇化释放出蕴藏的巨大发展红利。来源:省委中心组学习参考文选2015年第7期作者:迟福林日期:2016-03-16 16:25:00
-
要牢牢把握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矛盾。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我国出现的需求不足是结构性需求不足,不宜笼统地认为我国已经是“过剩经济” ,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十分审慎地采取刺激总需求的政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创新驱动,因势利导,驾驭、引领经济新常态,促进经济新常态健康发展。改革是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要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来源:省委中心组学习参考文选2015年第7期作者:逄锦聚日期:2016-03-16 16:26:00
-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改革开放全面落实,改革创新的举措得到全面推进的情况下,未来五年,也就是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期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将保持在7% ~ 8%的水平。而增长质量和“改革”都要以这个目标为前提。从过去几个五年计划和规划的情况来看, “九五”计划确定的增速是8% ,最后实际增长8.6% 。从这些历史数据看,实际增速都超过规划速度。“十三五”规划将是中国首个具有国际化性质的五年规划,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势头,每年增量相当于贡献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中国将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多需求,创造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来源:省委中心组学习参考文选2015年第7期作者:日期:2016-03-16 16: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