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理论专题 > 马克思主义青年说 > 高校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嘉宾点评 > 正文
王韶兴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2017-09-26 10:36:00  来源:理论之光

  我们这次活动的核心词是信仰,四个关键词是:信仰之问、信仰之论、信仰之歌、信仰之行。

  那么刚才听了三位代表的发言,我感觉有三个价值层面的价值表达,一个是个人价值的充分展现,流露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另一个就是蕴含于家国情怀背后的东西,是什么呢?我想这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信任,对中国人民充满热爱。而树立于这三个充满之上,蕴含于三个充满之中的那个价值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实践,是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是以人的彻底解放、建立自由人联合体为终极目标的人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刚才演讲的三个典型,毫无疑问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承载者、践行者和示范者。

  习近平同志讲,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他还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社会主义国家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文明发展所提供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一再证明以下几点: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密、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所预示的人类发展的理想状态,指明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总方向。

  理论和时间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价值性和政治性的统一、是现实运动和终极理想的统一、是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总的来讲,百余年来,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及其演变,尤其是近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一步一步证明着,同时也在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生命力,而不是相反。我想,这就是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由所在。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必须有科学的态度,有科学的方法。总结历史经验,学习刚才的发言的典型,结合自己的体会。这里讲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就是要遵循这样一种实践逻辑,那就是学、知、信、仰、行。学是前提,那就是要读原著;知是基础,也就是要了解革命导师基于什么样的需求,回应了什么样的观点;信是关键,就是要从规律的高度认识它,把握它。仰是保障,就是要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行是目的,那就是干的问题,就是要表现在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总的来说,学而识,识而思,思而信,信而仰、仰而行。这就是我们今天活动的精神所在,价值所在。谢谢大家!

来源:理论之光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