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论见 > 最新推荐 > 正文
锚定新质生产力,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
2024-10-17 10:04:00  来源:新华日报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通过科技革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生产力形态。在探索以新的技术要素推动科技革新和产业迭代的进程中离不开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队伍。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要加大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为新质生产力的接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系统观念,增强高校全局意识,建设“科教人才”培养体系。新质生产力的兴起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密切衔接。一是要构建科学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评价机制。人才不是整齐划一的“标准件”,不能拿“模具”套用人才,要将思维能力、内生动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发展潜力等融合,提高人才识别精确度。二是要完善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培养研究生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持人才“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发展格局,在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同时,构建弹性的本土人才培养机制,保证人才素质与产业发展需求同频共振。三是要建立协同推进的人才运行与合作机制。要加强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深度融合,打破大学、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壁垒,建立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市场链深度融合的培育生态,实现人才培养的战略迭代、能级跃迁与守正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坚持协同创新,多措并举推进产教深度耦合,涵养“科技创新”精神。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培养新质人才也要因地制宜。一是要建立中长期规划,完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用得上、用得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蜂拥而上,而应在科学规划蓝图指导下进行,要瞄准带动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等前沿方向,打造“科技创新+技术先进+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区域协作模式,抢占新领域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赛道。二是要与区域内的经济产业相配套。地方高校是区域内人才高地,对城市发展起重要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因此,人才培养要融入地方需求,注重多措并举推进教育深度协同,建立健全校地战略合作机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三是要以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为突破口,加快自主培养布局。要抓住教育国际化、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平台化等“风口”,探索“全员项目制、全过程训练、全链条协同、全方位育人”的自主培养体系,塑造“创新文化”,培养“创新情怀”,提升研究生解决复杂的工程性问题能力,构建符合新质生产力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灵活调整,匹配发展高校科教融汇,构建“交叉融合”联动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培养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培养服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程技术人才。首先,高校要瞄准服务区域优势产业。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企业和科研院所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仪器设备资源,高校要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要将企业发展成为“黏性客户”,寻求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契机、新模式、新思路。其次,高校要注重灵活调整培养目标。要围绕国家急需的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人才培养多做“文章”,建立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分类特色培养机制,推进科教融合,建设区域内人才中心,要鼓励研究生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愿啃硬骨头,增强研究生创造原创性、颠覆性成果的能力。最后,要坚持交叉融合动态平衡。高校要搭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桥梁,要建设一批产教融合“联盟、示范基地、重大平台、育人项目”,坚持灵活联动调整,促进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推动研究生练好本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

坚持实践导向,强化教育知行合一,探索“实践教育”现实路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实践导向,强化实践教育,增加人才的“含金量”。一方面,高校要瞄准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资源,与政府、企业等社会实践单位深度合作,通过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创新联合体、离岸科创中心、概念验证中心等平台,通过发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合成生物学产业集群等优势,实现“大学+大仪器装置”“大学+重点科研机构”“大学+科技龙头企业”合作模式,打好人才培养多元合作“组合拳”,利用先进的技术资源和创新成果,为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精准实践机会。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教学与课程体系的结合,借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通过设计开放式课程、实践性课题等形式,将实践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引导研究生在实践中探索、学习和成长。此外,通过实践导向的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实践教育评价体系,对研究生的实践、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和激励,激发研究生实践探索的热情和动力,使得高校研究生培养更加贴近社会需求、贴近产业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理顺关系、把牢阵地。

(唐龙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本文系2024年常州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三牛’精神与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耦合与契合”〈课题号:YJK-2023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