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立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学理维度对此进行深度分析探究,以把握其本真很有必要。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守正与创新分别存有属于自身的确切意涵。守正本质上守的是原则、立场、方向。创新,其实质为创立或者创造新的事物,即通过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陈规戒律、实践方式进而回应新关切、解答新问题、创造新成果。另一方面,守正与创新是彼此相互作用、影响的。守正为创新树原则、定立场、把方向;创新则为守正增能量、添动力。因此,在以守正创新这一方法论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务必要真正领悟并始终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反言之,如果在此过程中,只重视其一而忽视另一方面,意味着对其所内具的辩证法精神的违背,意味着一种形而上学式的抽象实践。守正创新不是简单的词语组合,不是有形无神的词语组合,而是一对高度统一的概念,内在规定了“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基本逻辑遵循。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要厘清守的是什么“正”、创的是什么“新”。守正首先要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之正。马克思主义不同于其他什么主义,是认识和把握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思政课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只有这样才不会迷失方向。其二要守党的全面领导之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纵观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高校思政课建设,一直是在党的领导下日臻完善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思政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其三要守理想信念之正。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思政课建设要毫不动摇地坚守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中之重。其四要守“立德树人”之正。立德树人是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在主体向度的根本价值取向。守立德之正,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守树人之正,旨在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其五要守文化自信之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独特精神标识,是思政课建设获得前进动力的重要力量源泉。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须始终坚守好这一精神标识,坚守好中国特有的文化立场、文化理念、文化气韵。
创新首先是创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之新。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推动新时代新征程的思政课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二是创思政课教学资源之新。以思政课教学所需“素材”为认识对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作为内容支撑,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讲好新时代故事,不断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三是创思政课教学方法之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用既遵循教育规律,又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道”为目的、为主体,“术”为手段、为辅助,要真正落实道不离术、术不离道,道为目的、为主,术为手段、为辅这一方法,把思政课教学创新从“潜在”转变为“实在”。四是创思政课研学模式之新。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迭代升级在客观上决定了对思政课研学模式的新探索是必为之事。如当下打造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课名师讲坛、周末理论大讲堂、青椒论坛等无疑是这一模式的典型表现。
把握“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本真所在,既要确切知晓该方略的辩证法要求及其内在意蕴,还要把其如何实践的问题抓准、抓到位。一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立足中国特色的生产与生活这一最大、最根本的实际,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更为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二是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进教材是前提,应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教材体系建设,实现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向教材体系转化;进课堂是轴心,应将转化了的教材体系依循教育教学规律,依循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身体、心理、认知、情感的发展规律,落实、落细到大中小学的思政课之中;进头脑是目的,应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看家本领”,用好“大思政课”,连接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把上述教材体系中的哲理、学理、道理讲透、讲明、讲活,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实现教材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变。
(作者分别为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本文系江苏省高校高质量公共课教改课题“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建设”〈2024GZJX18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