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思政引领力”居于教育强国建设的“六个力”之首,深刻体现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作者为省政府原副秘书长,道德发展智库特聘研究员).来源:新华日报作者:朱步楼日期:2025-01-14 10:07:00
-
近日,省政府召开第十九次全省民政会议,围绕“幸福民政”建设,系统描绘全省民政事业发展蓝图,吹响奋进新征程民政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冲锋号。全省民政系统将按照会议的部署指引,继往开来推进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幸福民政”省域样板。近年来,全省民政系统大力推进“幸福民政365工程” ,聚焦惠民生、优服务、助发展三大主攻方向,打造苏扶助困、苏适养老、苏童成长、苏社有为、苏慈大爱、苏服万家等“六苏”品牌,实施文化铸魂、法治立规、人才强基、智慧提效、安全筑底等五大赋能举措。用活社会资源,实现多元共治、协同配合、良性互动。来源:新华日报作者:谢晓军日期:2025-02-25 09:50:00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将“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放在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位置。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外资企业已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贸增长、技术创新、结构升级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撑。鉴于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为了充分吸引和利用外资,更好地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江苏应以争创外资发展一流营商环境为抓手,充分释放市场、人才等方面的潜力,从而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重要力量。来源:新华日报作者:张远鹏日期:2025-02-25 09:48:00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总目标。地方应用型高校因地方而生,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机制,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积极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地方应用型高校区域科技、人才汇集的引领作用。(作者为省委党校第51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泰州学院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来源:新华日报作者:蒋凤锁日期:2025-02-25 09:47:00
-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既要用好红色资源、红色场所、红色教材等,也要用好反映新时代发展成就的各类档案资料,让广大党员在学党史中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在此基础上,通过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多馆联动,建立全面共享、重点集成、多库配套的红色档案文献数据库系统,实现各地区各部门红色档案文献数据库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检索,促进红色资源的智能化加工、体系化开发和多维化利用,更好发挥红色档案文献的综合价值。来源:新华日报作者:郭姗姗日期:2025-02-25 09:46:00
-
统一战线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做好统一战线意识形态工作,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内容,是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心聚力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统战部门必须履行好的重大政治责任。针对各领域统一战线成员思想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及时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守牢不发生风险隐患的底线。也要坚持网上问题网下解决,重视与网上统战成员的线下面对面沟通交流,画好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 ,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最大增量” 。来源:新华日报作者:丁四海日期:2025-01-14 10:05:00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建校22年来,学校始终在解放思想中抢抓机遇,在改革创新中突破前行,实现了“从初具规模的高校建了起来、到独立本科办学的牌子扛了回来、再到省属公办高校的身份转了过来”三次历史性跨越。转制4年来,宿迁学院始终高举改革创新的旗帜,握紧转制改革“接力棒” ,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全面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学校发展呈现出多点突破、整体提升、后发快进的强劲态势。来源:新华日报作者:徐 德日期:2025-01-14 10:05:00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我们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不仅是一项文化传承工程,也是一项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为推动高校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实践遵循。高校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肩负起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责任,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两个结合”提供强大教育支撑。来源:新华日报作者:何 磊日期:2025-01-14 10:04:00
-
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经纬线上,普惠金融如同一股春风,温暖着国民经济“毛细血管” ,滋养着乡村振兴千里沃野,牵引着科技创新的细微“脉动” 。作为普惠金融的先行者和实践者,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坚定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始终坚持服务“三农” 、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立足江苏资源禀赋,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来源:新华日报作者:王 辉日期:2024-12-24 14:07:00
-
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通过能源转型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我国能源发展已经取得一些突破性成果,绿色低碳能源产品总产量和低碳能源技术应用总规模等已逐渐上升,但突破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现状,有必要对多重目标约束下的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发展实践进行深刻反思,以加快建设美丽中国。针对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和发展成熟度差异,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支持策略,可以有效增加研发成功机会。来源:新华日报作者:张言彩 刘笑日期:2024-12-24 14:07:00
-
近年来,泰州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校美育工作全局,深化美育课程体系和美育实践体系改革,大力开展美育浸润行动,用可亲、可知、可感的美育资源引领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德美融通、体用贯通的美育浸润特色工作机制。本文为202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重点课题“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地方综合高校‘四位一体’美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课题编号: 2023JSJG053 〉阶段性成果)。来源:新华日报作者:徐向明 吴新林日期:2024-12-24 14:06:00
-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强调: “要深入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质和真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良传统,广泛倡导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积极培育协商民主文化。”近年来,泰州市政协以政企协商为示范引领,以建设协商民主文化培育展示点为重要抓手,以运用本土协商元素为有效拓展,大力培育具有泰州特色的协商民主文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画出最大同心圆。来源:新华日报作者:查学斌日期:2024-12-24 14:05:00
-
新质生产力这一理论概念的提出,是新时代生产力发展实践和理论创新的集成,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创新理论。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新跃升。江苏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提升全球资源要素的集聚流动力、配置增值力和辐射带动力,同时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在自贸试验区加快先行先试和压力测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了良好国际环境。来源:新华日报作者:刘世虎日期:2024-12-03 10:18:00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置于突出地位,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严肃整治学术不端行为,对抄袭、剽窃、造假等行为零容忍,营造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让科研人员能够安心、专注地从事科学研究,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来源:新华日报作者:彭 斌日期:2024-12-03 10:16:00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强调“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严格执行从基层借调干部相关制度,推动资源资金、管理权限、队伍力量向基层倾斜,确保事权责相统一,让干部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谋发展、促治理、惠民生上。来源:新华日报作者:樊毅杰日期:2024-12-03 1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