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新华日报作者:日期:2025-04-03 10:19:00
-
春日的中国,绿意盎然。面对世界百年变局,中国选择开放而非封闭,选择合作而非对抗,选择把发展蛋糕做大而非零和博弈,选择以更大的开放拥抱机遇、分享机遇。这份选择,正吸引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国际伙伴跨越山海、携手同行,共同书就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诗篇— —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来源:新华日报作者:袁媛日期:2025-04-05 08:51:00
-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日期:2025-04-05 09:52:00
-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在这场关乎人类文明存续的考验中,唯有主动应对气候变化,重构全球气候治理的底层逻辑,才能实现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主动深化应对气候变化高层交往,推动双多边气候变化交流合作,在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 “基础四国”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等框架下开展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强化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开展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呼应广大发展中国家对适应气候变化的高度关注,积极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动员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学者加入志愿者队伍,加强气候变化灾害警示教育,形成全民共同参与气候治理、维护生态安全的良好局面。来源:学习时报作者:日期:2025-04-05 10:45:00
-
“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考察轻车简从、调研躬身为民、讲话振聋发聩……透过许多细节和故事,我们深切体悟这份徙木立信、久久为功的决心。来源:新华社作者:日期:2025-04-03 09:59:00
-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常态。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内卷式”竞争令众多行业和企业深陷其中,其影响面之广、破坏力之强、危害性之深,已经到了非整治不行的地步。来源:经济日报作者:日期:2025-04-03 10:01:00
-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是我们掌握和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本要求。从学理上阐释清楚“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的实践要求是十分必要的。既要坚持高起点的独立自主和高质量的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不断壮大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又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的分工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进一步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刘建军日期:2025-04-02 11:22:00
-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环境权益关涉人民幸福,是美好生活的基础。近年来,我国以“安全环境、舒适环境、优美环境”为目标,持续推动绿色发展,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充分保障、维护和增进人民环境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针对列入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的化学物质以及抗生素等其他重点新污染物,我国于2022年发布了首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心系全球人民共同福祉和命运,通过多种形式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曹炜日期:2025-04-02 10:37:00
-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于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形式,是能够调动广大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新创造热情的有效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企业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离不开国有企业在钢铁、能源、化工、电力等基础工业和基础产业的有力支撑,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国有企业在市场、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尚会永日期:2025-04-02 10:34:00
-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开拓者,而且是推动经济理论创新的实干家。近日,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以下简称《文选》 )出版发行,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提供了权威教材,对于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学好用好《文选》 ,在《文选》的指引下进一步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逄锦聚日期:2025-04-02 10:08:00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必须做到无私无畏、敢于担当,把认真精神体现到党内生活和干事创业方方面面。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申国华日期:2025-04-02 10:06:00
-
全国两会刚一结束,党中央就在全党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对于基层治理而言,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破解由形式主义引发的“小马拉大车”问题,激励广大基层干部以“轻车壮马”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李非燃日期:2025-04-02 10:05:00
-
良好生态环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这一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良好生态对支撑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坚持以乡村生态振兴回应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要求,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提质增效。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华玉武 张鹏日期:2025-04-01 17:00:00
-
食为政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每一个链环都与粮食安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增强从粮食生产到粮食消费各链环的协同联动,从全链条上整体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才能从根本上端牢自己的饭碗,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粮食流通对粮食生产的反作用表明,粮食流通是优化粮食配置、保障粮食供给、实现粮食价值的必要条件。因此,亟须通过建立系统的粮食损耗监测体系,健全粮食减损长效机制,强化科学减损能力,全链条提升减损服务效能,从而有效提高粮食供给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者:刘旭友,系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发展制度保障高端智库教授).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刘旭友日期:2025-04-01 16:48:00
-
廉洁文化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支撑。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事关长远的基础性工程。要整合社会资源,利用社会力量,压实各方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有效凝聚合力,把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周子衿日期:2025-04-01 1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