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的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村民吃不饱、穿不暖,有的甚至穷得没裤子穿。今天,当人们来到这里时,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画卷在眼前展开。2018年,全村总资产7.2亿元,人均纯收入3.1万元,是名副其实的“亿元村”。
元宝村如何实现了这一转变?不久前,笔者到这里蹲点采访,在农家院里、巷尾村头与村民唠家常,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看发展。半个月下来,元宝村富起来的原因渐渐清晰,那就是始终跟着党走、始终心系群众。这也是元宝村的共产党员在70多年的时间里,交出的一份不忘初心的历史答卷。
回望历史,初心如磐。1946年,党的土改工作队来到元宝村,发动群众掀起了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运动。这场党领导的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社会革命,让元宝村的村民们真正站了起来,也让参与了元宝村土地改革的东北解放区土改工作队成员周立波,以饱满的热情写就了经典名篇《暴风骤雨》,记录了这场伟大的运动,塑造了一切为了人民的共产党员群像。在元宝村蹲点采访,经历当年土改的老人虽已故去,但村民总是对我说,“《暴风骤雨》里为咱百姓着想的好干部,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初心不改,使命不移。时代不断向前,党带领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没有变。改革开放后,以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为班长的村两委,响应上级号召,带领村民搞村办企业,从田间地头到市场潮头,带领村民经历了一次次市场的洗礼,让元宝村在风雨中茁壮成长。
上世纪90年代,元宝村刚刚富起来。村党总支决定,由村里出钱帮农民缴农业税和提留款,直到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村民们是最实诚的,你待他们有多真,他们便对你有多诚。在村里为村民减负的十多年间,村民们非但没有松劲儿,反而把钱都投入到土地里:260多万元累计投进农业生产中,让元宝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近几年,元宝村又及时跟上形势,在供给侧发力,推动村办企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67岁的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带领村两委班子再次创业,一点一滴学习高品质水稻种植技术,帮助元宝村在农业消费提档升级的时代大潮中领先了一个身位。
这几年,笔者去过黑龙江不少村子。总结起来,凡是发展得好的村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一个好班子。在集体与个人之间、在眼前与长远之间,元宝村两委带领群众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既要集体富起来,也要让个人活力充分释放,实现共同富裕;既要现在享福,也给子孙留财富,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是有无数基层党组织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才让发展奇迹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涌现。
一滴水中见太阳,小村庄里天地宽。白山黑水间,一代代共产党人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群众接续奋斗,用如椽之笔在壮阔的土地上续写辉煌。
(作者为本报黑龙江分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