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理论专题 > 第五届马青说 > 图片要闻 > 正文
红色印记里感悟时代使命!第五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走进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2021-05-17 16:42:00  来源:理论之光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以红色铺就成长底色,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5月17日,第五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活动首次走进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现场200多名中学生,共同追寻红色印记,从党的百年征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本次活动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江苏省委省级机关工委、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共青团江苏省委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承办。

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专场活动拉开序幕。围绕“寻访红色印记 肩负时代使命”,活动分为“峥嵘岁月”和“薪火相传”两个篇章。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党委副书记张蜀江现场致辞,寄语南师附中江宁分校莘莘学子,秉承“诚朴雄伟”的校风,践行“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在学习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坚定实现青春理想的强大自信,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党委副书记张蜀江致辞

一百年前的小小红船,从嘉兴湖畔摇荡起中国革命的巨浪,回望峥嵘岁月,烙刻着无数革命先辈彪炳史册的功勋。历经百年沧桑的中国共产党如何永葆青春?活动现场,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师生代表,以小学生与102岁老党员的对话情景剧为引子,用独唱、朗诵、合唱的形式呈现了他们的答案。 

“一艘红船哎,南湖浪里来。经风雨历险滩,奋勇向前开……”一曲婉转的《红船向未来》,把现场观众的思绪拉回一百年前嘉兴湖畔那艘悠悠红船上,10名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再现革命先辈们开天辟地、扬帆起航的场景。红船播下革命火种,红色星火指引阔步长征。一群青少年齐声朗诵《长征》,井冈山的烽烟和遵义的霞光一同揉进激昂的语调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下一幕,师生们依次登台朗诵《黄继光写给母亲的信》《李大钊〈青春〉节选》《邱少云牺牲前的最后一封家书》和《可爱的中国》,从红色家书中重温革命先烈“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无畏精神,汲取奋勇前行的磅礴青春力量。

歌曲《红船向未来》

故事讲述《红色家书》

朗诵《长征》

 

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传承红色基因,离不开优秀教师们的言传身教。正是这些辛勤的“园丁”,为国为民植栋梁。舞台上,南京市博物总馆讲解员杨晓慧动情讲述题为《斯霞:“我为一辈子做小学教师而自豪”》的爱国思政课,带现场师生回顾了“最美奋斗者”斯霞情倾三尺讲台、献身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一生。

爱国思政课《斯霞:“我为一辈子做小学教师而自豪”》

“我志愿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数十名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与党员教师一同,现场重温铮铮誓言,感悟薪火相传的时代使命。最后,活动在激情澎湃的《国际歌》中落下帷幕。

活动结束后,现场学子纷纷表示,自己对党史的了解加深了一层,感触颇深。南师附中江宁分校高一(5)班的高玮辰告诉新江苏,“红色家书”最令自己印象深刻。“那些保家卫国的人才是最可爱的人,他们那种舍身忘我的爱国主义情怀值得我们学习。”

“青少年阶段是树立‘三观’的重要时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参与活动的杨晓慧表示,专场活动通过一系列党史细节表演再现革命岁月,有助于引导广大青少年更深刻感悟党的精神,把握人生方向,树立远大理想。

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此次“马克思主义•青年说”走进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旨在把党的创新理论讲给青年、青少年听,让更多青少年受教育受洗礼,真正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记者 苑青青/文 乐涛/摄

来源:理论之光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