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新华日报作者:日期:2021-02-23 09:50:00
-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作者:夏锦文日期:2021-02-18 12:06:00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发挥各类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社会治理合力。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日期:2020-12-09 08:48:00
-
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中的讲话题目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 。”深入理解二者的内在逻辑,既要从守初心担使命的本质内涵和根本依据入手,更要从自我革命的内容、必要性和路径方法切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九专题对此作出了全面而深刻的回答。(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来源:新华日报作者:徐梓彦 黄明理日期:2020-12-01 07:47:00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来源:学习时报作者:日期:2020-11-26 16:34:00
-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这要求我们确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日期:2020-11-26 07:50:00
-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作者:日期:2020-11-23 10:44:00
-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历史时期、无论承载什么样的时代重任,党的干部始终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来源:新华日报作者:桑学成日期:2020-11-17 10:25:00
-
“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来源:新华日报作者:刘德海日期:2020-11-17 10:22:00
-
《求是》杂志2019年第1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指出, “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作者:夏锦文,系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日期:2020-08-25 07:45:00
-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绘制了一个汇聚当代中国社会理想、奋斗目标、伟大梦想的制度图谱,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制度自信与行动自觉。要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坚定高度的“四个自信” ,特别是要坚定高度的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坚定制度自信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尤为重要。党的领导的根本性制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保障的规定,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制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根基的规定,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等制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理念的规定,等等。来源:党建作者:日期:2020-07-20 09:33:00
-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我们对人民立下的军令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四风”转作风的必然要求,更事关我们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摘编自《群众》 2020年第13期,原标题为《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行到底》。来源:群众作者:日期:2020-07-16 10:01:00
-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日期:2020-07-13 14:01:00
-
青年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英国宪法》中不仅清晰地指出了财产关系对国家、法等上层建筑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复杂机制,而且还深刻地阐明了这些上层建筑因素的虚假独立性及意识形态性等观点。恩格斯的这种思想清晰地反映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本中,这既表明了恩格斯在唯物史观构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对国外学界关于恩格斯只是一个中立的实证研究者的说法提出了有力的反驳。来源:理论之光作者:日期:2020-07-10 15:01:00
-
灵活运用科学思维,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问题的重要体现。当前,我们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此关键阶段,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战的双重任务交叠,科学思维的运用能够最大程度增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脱贫攻坚的科学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掌握科学思维,并将之灵活运用于常态化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战之中,就能够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从而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王永贵 陈 雪日期:2020-07-09 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