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前沿 > 最新推荐 > 正文
增强产业发展协同性
2020-06-05 09:42:00  作者:沈坤荣  来源:新华日报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长三角地区要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为重点促进产业合作,继续强化区内制造优势和科创优势,大力提升产业发展的协同性。”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指出,“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要充分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对区域经济的冲击和挑战,充分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更要立足国内以全球视野应对不确定性。

以传统基建和新基建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应对经济下行。每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而言最直接、见效最快。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对完善,但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仍然存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基础设施联通等项目建设的提升空间。更重要的是,要以新基建与传统基建重大项目的有机对接、协同推进来对冲经济下行,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为此,要聚焦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基本实现区内交通、能源、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有效推进传统基建与新基建重大项目建设,一是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尤其是有一定收益的项目要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二是创新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为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为重点促进产业合作。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长三角地区要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为重点促进产业合作,继续强化区内制造优势和科创优势,大力提升产业发展的协同性。把握近期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历史机遇,合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形成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以5G网络和数据中心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特别是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以产业转移重大项目为抓手,引导区内产业合理布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依托创新链提升产业链,围绕产业链优化创新链,突破产业链供应链关键领域的“卡脖子”制约。

以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保障用地空间。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加快结构性改革。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仍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和“难啃的硬骨头”。长期以来,长三角城市群的用地空间不足,土地供给结构失衡已成为长三角地区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要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动建设用地指标有序流动和高效集聚,在发展中促进区域相对平衡。一是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依法有序推进区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土地用途和供地方式,完善土地定级、基准地价评估与定期公布、地价监测等地价管理制度,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探索公平合理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将部分农村集体所得增值收益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是开展宅基地融资抵押、适度流转、自愿有偿退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探索宅基地流转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有效衔接。三是把握用地审批权下放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周期、提高审批效率,加快传统基建和新基建重大项目落地。四是建立针对土地管理的政府间协商机制,以此推动区内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推动区内制定产业转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合作的土地支持政策,并推动区内国有企事业单位存量土地盘活利用。五是用好跨省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机制,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作者为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