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突出强调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为我们建设教育强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越来越成为争夺最激烈的核心驱动要素。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对全省高教战线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就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部署,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坚持以立为先,以改革创新赋能高等教育强省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中特别强调“先立后破”,把“立”放在首位,强调“立”字当头。其方法论意义就是要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制定新的政策、构建新发展格局。《决定》指出,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这是江苏高等教育强省建设的新方位。我们将坚决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责任,对照全会的部署要求,围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分类推进高校改革等三项重点任务,在建立更加通畅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体制、更加高效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机制上下功夫,切实将全会精神落实到加快高等教育强省建设的生动实践中。深入实施高等教育“筑峰行动”,持续推进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和江苏特聘教授计划,引导高校在不同赛道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加快构建高原敦厚、高峰迭起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态势。聚焦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发挥南京、苏州高校集聚城市的“双核作用”,加强对苏北苏中地区高校的扶持力度,着力构建“名城育名校、名校润名城”互动发展新格局。
坚持以破为要,以系统思维开辟高校科技转化新赛道。“破”,就是要改革,改革往往由问题倒逼产生,需要统筹好发展的“时”与“势”,通盘考虑,系统施治,推动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决定》强调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是江苏高校科技创新的新指向。我们将聚焦“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围绕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强化高校基础前沿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推进高校技术转移转化等三项重点任务,持续破题、破局、破冰,深入实施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支撑行动”,全力推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江苏)试点工作,推动有条件的高校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市场化技术转移中心,着力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实验区,全面助力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研制江苏高校深化产教融合专项行动方案,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推动高校深化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单列管理改革、评价改革等,加快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营造环境、提供保障。
坚持破立并举,以全局视野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改革的“破”与“立”,需要分清主次,把握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这是江苏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我们将进一步增强“破”的意识,围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超常规培养急需紧缺人才、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等三项重点任务,在破除制约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瓶颈障碍上主动作为,在建立完善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体制机制上积极探索,努力回答好“钱学森之问”。进一步增强“立”的主动,把国家战略对人才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着力破解学科专业和产业发展不够匹配的问题,加快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注重在重大项目攻关中强化对战略性、引领性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扎实推进示范性专业特色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大理工农医类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力度,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提倡高校在政策上长期支持,在资源配置上长期支持,在评价机制上不追求“短平快”,努力让青年科技人才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笨功夫”和长期功夫,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为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