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智库 > 最新推荐 > 正文
坚定“四个自信”,创新思政教育路径
2024-12-31 09:39:00  作者:何 星  来源:新华日报

在规划高校建设总体进程中,要做好党的全面领导与高校多元化发展相互协调、高校自我调整与社会进步相互补充、改革创新与学生培养相互促进等各方面良性发展。因此,高校教育多元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并突出思想政治引领,高校发展势态应当体现“四个自信”的属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

坚定“四个自信”,筑牢大学生“群体自信”网络阵地

近些年,大学生获取信息、关注新闻和表达观点的渠道丰富,以互联网、自媒体为代表的“圈群”群体异军突起。尽管国家已通过各种措施引导网络阵地积极健康发展,但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的关键还是高校本身如何筑牢网络阵地。一是以把握方向为先导。思政教师、辅导员主动融入大学生最活跃的网络板块,有效整合德育资源,与学生共同学习、讨论,给校园网络群体带去正面情感和积极氛围。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青年学生,昂扬民族精神,凝聚群体爱国情怀。打磨真实可靠、不过度渲染的“圈吧群”精品文案。通过网络展示现实榜样和鲜活案例,使主流思维得到发自内心的认可。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抓手。在网络阵地上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切实解决学生实际诉求。高校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焦点问题、舆情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分析研判,积极应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帮助解决。三是以主动作为为核心。高校必须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进网络的建设规划,针对大学生群体效应的有效作为,打造健康、和谐、充满阳光和正向有活力的大学生网络社群,使“四个自信”教育入脑入心,激发“群体自信”。引导群体内的个体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自发地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思维模式去理性分析各种信息,增强其自我防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使思政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大学生自己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又称舆论领袖,是群体中重要的传播媒介,也是“过滤网”,由他们将接收到的信息通过筛选和包装后再扩散给群员,“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中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大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往往会在这样几类学生中产生:品学兼优的班委,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学生会干部等,也有网络技术经验丰富、号召力强的资深的学校公众号群主、版主以及超话管理员等。这些群体成员影响力常常能发挥出校规校纪等所达不到的约束作用。很多校园热搜话题背后总能看到“意见领袖”的影子。因此,培养出“真懂、真信、真做”的“意见领袖”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见效的重要路径。通过校园歌会、诗会、主题班会、党建团建等特定活动中发现奋进青年,将其培养成为“意见领袖”。因为他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懂”,心里充满正能量,既做思政教育者的“自己人”,也是学生们的“自己人”。因为“真信”,才能遇到群体事件既敢为真相发声,又能抨击谣言,充满底气。“真懂、真信”后才会自觉地“真做”,主动地为主流、真实、可靠的舆论发声。同时,依靠其影响力,带动群体成员积极、正向发展,形成“群体自信”,成为高校思政环境中的强大榜样力量。另外,高校中的辅导员、教师、专家学者等也可以并应当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意见领袖”。他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解读更加专业,对于“四个自信”的理解更加透彻。

坚定“四个自信”,激发大学生群体的自信“互动链”

思政教育的难点就是无法像专业教育一样通过授课和灌输来强化认知、通过考试来检验效果,唯有靠着润物细无声的功夫才能出成果。思政教育想要走深走实,就必须既要坚持“四个自信”讲大道理,又要从细微处着手,做到一事一应,一人一法,才能让学生既在宏观上因为共鸣而产生自信,同时又真切感受到自身带来的变化而产生自信。这种由大到小、从外到内互动的自信感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势能获得最优效果。通过“意见领袖”的以身作则、成员间的用心交流,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群体成员发自内心对正确理念的肯定和信心。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唤醒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激发起自我提升的需求,从而主动开展自我教育的行为,实现由他人教育向自我教育的良性转化。当学生的自我教育产生满意效果后,又会充满信心地对周围人进行教育,群体的每个个体既成为教育内容的受益者,同时又是对其他个体进行教育的发起者;既影响和作用他人,也受他人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实现不同教育主体的互动结合,当这种互动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就演变为整个群体的教育互动链式反应,体现为集体性的互相促进,从而形成一种巨大而持久的教育力量。在校大学生因为集体学习、住宿、活动等,有着比一般群体更为紧密互动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之间的“群体自信”互动链将更加牢不可破。

从根本上坚定对“四个自信”的主动认识、主动学习,以大学生群体为阵地,在“意见领袖”的互帮互助下,促使被动灌输式认知向自主自发型求知的转变。这既能保证高校思政教育氛围良性有序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全面深化建设,又能促进学生本身的全面进步,更是新形势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党委组织部。本文为基金资助项目202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3SJYB0160〉“大学生群体情绪风险防控与引导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舒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