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智库 > 最新推荐 > 正文
“五心”育人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
2025-01-14 10:02:00  作者:徐金华  来源:新华日报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青少年向成年人转变的关键时期,心理成熟度和社会适应能力并未完全形成。当面对来自家庭、学业、交往、就业等单方面较大或多方面叠加的压力与冲突时,能否保持心理稳定并具备积极应对的能力,就显得尤为关键与重要。在心理学领域,“心理韧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一词主要指个体在面对压力、逆境或创伤时,能够有效应对和恢复的能力。“心理韧性”不仅是一种应对机制,更是一种积极的适应过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近年来,其心理健康状况备受关注。通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会自我教育和自主反思,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革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受到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疾病模型”的影响,不少民众在提及“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倾向于将其理解为与痛苦、创伤相关联的“病态心理”的识别、评估及治疗。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心理问题”往往“讳疾忌医”,甚至怀有“病耻感”。国内一些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也普遍聚焦于心理问题的识别、负面情绪的缓解、问题行为的矫治、心理危机的预防干预等,对于较少出现负性心理问题的大多数普通学生能否积极、乐观、勇敢地进行“正能量”的学习与生活较少关注,忽视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韧性建设。这也是导致“脆皮大学生”“大学生空心病”等问题(表现为精神匮乏、内心空洞、价值感缺失、抗挫能力差等)频现的主要原因。对此,革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迫在眉睫。《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打破当前窄化教育服务对象、忽视心理成长诉求等局限,变“问题视角”为“优势视角”,将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作为主导性的工作目标之一,提升学生心理素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现阶段, “00后”已成为大学生主力军。他们在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也更加追求个性化和自主化。时代造就了“00后”大学生群体的“双重性格”。面对受教育群体的变化,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动态把握“00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和内在需要,主动变革和创新教育手段和内容,聚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范式要创新。从传统“问题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范式向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新范式转变,以普遍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为主要目标,加大对学生自我成长、自我调适、自我探索、自主胜任等内在需要的关注程度,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大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手段要创新。要改变传统的“被动式”“问题导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访谈、“心情树洞”等多种形式,主动查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薄弱环节或成长需求,增加“互动式交流沙龙”“趣味素质拓展”“体验式团体赋能”等教育活动形式,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创新,在现有的课程教学、科普宣传、个体咨询等内容基础上,拓展与丰富情商教育、逆商教育等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创新探索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五心”教育,激发大学生内在成长动力,促进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工具要创新,充分借助数字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服务于大学生心理测评、谈心谈话、数字画像、个别辅导等环节,实现高校学工、教务、保卫、后勤等学生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同步与共享,实现及时研判、资源整合与跨部门合作,将网络育人和心理育人有机结合,打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现—评估—干预—解决”的完整闭环。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了“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更加完善”的工作目标。以此为指导,各地区、学校应积极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形成“自我帮助—朋辈互动—家校联动—医校联合—校际合作”的心理育人联合工作模式。除此之外,高校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主体力量,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其他校内外平台资源,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矩阵。一是充分挖掘高校的学科与专业特色,联合心理教师、专业教师、行业导师、企业名师力量,积极打造“一院一品一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品牌。二是充分借助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等育人阵地,将思政教育、美学教育、文化教育等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三是大力支持学生榜样、杰出校友、行业标兵、劳动模范、运动健将进校园,分享逆境生活经验和心理成长感悟,营造不畏艰难、勇于拼搏、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四是探索利用医院心理科室、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等社会组织及工作人员的资源,带领大学生开展实地参观、志愿服务或交流座谈等活动,提高其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重视水平,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形成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作者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心理健康与职业规划教研室主任,BCC全球生涯教练)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舒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