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智库 > 最新推荐 > 正文
全方位推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
2025-02-18 09:26:00  作者:戴国洪  来源:新华日报

作为江苏省首批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江苏理工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守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双师型”卓越职教师资的初心使命,秉承“惟实励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恪守“师生为中心、学院办大学”的发展理念,按照“制度—质量—特色—文化—品牌”的逻辑思路,全方位推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持。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一流应用型高校卓越发展。学校坚持政治建设统领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总要求,党政齐抓共管,协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着力构建“示范学院—示范专业—示范课程”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贯彻教育强国战略,推动“一融双高”新实践。目前,学校已建立十大育人体系,并积极探索“一体两翼五微联动”网络思政育人新模式。学校的党建工作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等荣誉,“党建+”育人模式被省教育厅、“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宣传报道。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学校聚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主题,落实师资队伍政治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两项工程,狠抓海归、高端和青年三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深化聘用、评价、引培和激励保障等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持续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构建校企师资双向流动机制,充分释放人才引擎的新动能。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持续提升,4位教师入选“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教学团队连续7年获批省级“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

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学校实施“543”行动,将“五育融合”纳入学校综合改革体系系统推进。实施产教融合,构建“八共”校企协同育人体系;实施专创融合,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注重交叉融合,促进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推进数实融合,打造AI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全力打造“微校区、微专业、微课程”的“三微”改革模式,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提质增效。多年来,学校坚守“研究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历史初心,勇担“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时代使命,形成了双能并重(既能当好老师、又能当好师傅)、三性融合(师范性、学术性、技术性)、四元协同(高校、政府、行业企业、职校)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着力推进研究生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实践形成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321(三元协同,双能并重,一线贯通)”培养模式。学校的人才培养相关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10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数量居省内同类高校第一。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显示,学校的汽车服务工程等9个专业居全国第一。

以有组织的科研建设一流科研创新策源地。创建“学科平台—科技团队—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新机制,推动新型交叉学科建设,着力推进“三教”协同创新建设“三类学科”重大项目;聚焦常州产业技术发展需求,建设“中吴团队”等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打造常州智能控制和制造系统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近三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累计获纵向项目945项,总经费近3000万元。

以优质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提供一流服务。依托学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通过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使教育更加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发挥自然学科优势,组建产业技术联盟,推动优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常州智造名城建设;打造职教教师教育等高端智库平台,服务常州职教名城建设;依托“文管艺”等文科优势,助力常州文化名城建设。近三年,学校选派科技副总81人;对接常州高层次人才“双岗互聘计划”82人;累计承接横向项目1400余项,科研到款总额近4亿元;获授权发明专利688件,专利转让197件,转化金额近1000万元,荣获“常州市实施‘532’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等称号2项。

以深度开放合作激发学校多元主体办学活力。学校坚持把校城融合发展作为全面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创新路径,大力实施校城融合发展战略,聚焦打造校城融合“江理工模式”,有力促进“校政企”在平台共建、人才共培、项目共研、成果共享等方面深度融合,先后获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省重点产业学院、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等省级以上产教融合类项目31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文章,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高校互联,深入挖掘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搭建中德、中哈等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近年来,学校获批省高校“郑和学院”立项建设单位、省“十四五”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和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20年的中德合作办学被誉为“中德友谊的桥梁,合作办学的样板”。

未来,学校将继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锚定“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坚持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面提高一流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质量,凝心聚力办好更为适合、更加优质、更具特色、更有情怀的大学教育。

(作者为江苏理工学院校长)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舒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