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智库周刊 > 智囊坛 > 最新推荐 > 正文
发挥学科优势,深化校企合作
2021-03-30 08:37:00  作者:韩福东  来源:新华日报

新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发展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通道,也是高等教育形态变革发展的重要路径,高校应该围绕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致力于把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优势转化为促进人才培养、带动产业创新升级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积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推动科研创新转型发展。

发挥学科优势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高校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利用学科优势深化校企合作,有利于高校根据企业需求、市场导向优化自身学科专业布局,更加注重特色定位、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力度,优化原有优势学科,打造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合作平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通过优化专业布局,发挥学科优势,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实现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企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有利于企业提升经济发展效益。高校具有人才、科研、平台、专利等优势资源,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建,可以借助高校相关资源,充分发挥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的作用,进行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降低技术创新成本,切实提高创新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充分利用与高校合作的契机应对外部市场环境,提升经济发展效益。

有利于地方社会经济水平提升。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共建是互惠互利,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也有助推作用,高校企业协同发展,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高校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布局建设优势学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和品种,将科技知识转化成社会经济效益,培养高质量人才,推动地方企业的技术发展,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学科建设视域下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发展目标存在差异。学科建设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重要标志,高校推动校企合作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作为盈利性机构,主要目标是为了获取利润,获取资源,同时承担相关的社会责任,所以二者在发展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深层次合作有待强化。当前,很多高校和企业合作多停留在接待考察、宣传讲座、一线员工培训等低层次合作层面,普遍缺乏高层人才联合培养、重大课题攻关研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平台共建等深层次、长期性合作,尚未形成统一协调、自愿的整体行动,校企深层次合作的长效共赢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偏少。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是实施科教兴国的关键。当前我国整体科研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既有高校的科技研发还未完全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的问题,更有体制、观念、投入、政策等外部环境因素,以上因素导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偏少。

学科建设视域下加强校企合作路径

一是要明确共建合作发展目标。高校与合作企业之间应该建立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高校要强化社会服务功能,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布局学科建设,学科专业设置紧贴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找准服务方向,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高水平成果,将推动共建企业发展作为检验学校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实力提升的重要体现;共建企业也需要转变发展思维,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合作高校建设作为己任,自觉纳入到企业发展规划中,形成良性循环。

二是要推动深层次的共建合作。高校与合作企业之间要加深合作广度和深度,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通过校企合作,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高校推动实质性的“引企入教”“引企入研”,吸纳引入优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创新创业和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体系与培养能力,提升校企协同科技创新的深度维度;企业根据高校实际需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联合培养、重要课题攻关、实验室建设、技术层面的实训岗位、就业一体化方案、共建校企合作基地、接纳教师培训和挂职锻炼等方面深层次合作共建,进一步丰富校企合作的内涵。通过推动深层次互动合作,充分发挥优秀企业和高校的榜样示范和影响力,推广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案例的成熟做法和先进经验,促进校企联动,形成共建、共管、共育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提高成果转化应用效果。以学科建设为导向,坚持面向市场和企业需求,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为重点,加强技术研发与攻关,促进先进技术转移、应用和创新,引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高校要推动校地合作、校所合作、校企合作,加快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以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为导向,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活动,打造区域性、行业性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加强科技供给,促进成果转化,推进校企协同创新。

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拓宽办学资源与发展空间,是深度融合产教一体化的必然要求。高校的发展和布局要以优势学科为引领,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办学资源与发展空间,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与社会,让校企合作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高校办学和教师教学的内在需要、必然选择与自觉行动。

[本文为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19JSJG243)和2017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 2017SJBFDY01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手机扫码分享链接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