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2020新版 > 马院建设 > 南京林业大学 > 理论成果 > 正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探索——评孙建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通史》
2020-04-27 14:45:00  来源:理论之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时代之问的伟大历史过程,这既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实践创新过程,也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永不停息的理论创新过程,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源于历史本身的生生不息和不断变化,时代的变化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问题,探寻新的答案。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质,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是一条引领中华民族独立、富强的正确之路,历史将同样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这也意味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是一个常变常新的时代性课题,而当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特征,更凸显对这一课题研究所具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建华教授集几年心血撰写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通史》(2019年 10月),从思想史的角度,详细梳理和阐述了近12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发展历程及其内在逻辑。

在研究对象和目标上,该书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这一核心范畴,从“史”形式,“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得以孕育、萌发、攀升、形成和不断丰富发展的思维过程及其规律,就是要贯通连续地记载和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逻辑进程及其相关成果的理论基础、发展线索、生成轨迹和基本特征”(见第一册第3页)。该书以三卷本、洋洋110万字的成果呈现给读者,为人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思想资料。

在研究结构上,全书的总体逻辑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卷),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渊源、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不同思潮的尖锐交锋、中国革命的艰苦探索等方面,厘清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的早期脉络,从思想特征、时代特征、历史发展等维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第二卷),从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形成、巩固、发展、曲折(挫折)为历史和逻辑线索,展示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改革开放前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艰难发展曲折历程。第三部分(第三卷),阐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发展和创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丰富和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的新境界的实践和理论逻辑。为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入理解提供了丰富详实的资料。

在研究特色上,第一,在方法论上,该书以理论与实践、历史和逻辑相统一为主要方法论原则,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勾勒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的历史画面,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并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有助于人们从历史和理论角度深入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根本指导的重大意义。而这也是作者创作此书的核心指导思想。第二,该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通观全书,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和叙述,是本书的一大特点。第三,该书在致力于理论阐释、史实梳理、把握思想发展逻辑的前提下,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如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范畴等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

王金玉

来源:理论之光   作者:王金玉   编辑:杨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