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员冬训开展以来,大桥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辖区实际,以建设“幸福鼋桥”为目标,以“理论润心、服务暖心、文化悦心、改造舒心”为重要抓手,以“四心”聚“四力”,让党员冬训落实处、见实效。
理论润心,凝聚思想伟力。
社区紧扣党员冬训五大专题内容,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线上+线下”“集中+自主”灵活进行理论学习,将大课题化为小专题,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让党员群众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
线下,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邀请无锡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郝志刚进行主题宣讲,一堂堂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党课,既提振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也增强了党员们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觉悟。成立“党员送学志愿队”,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提供送学上门服务,保证老党员学习“不掉队”。组织党员前往金匮党建主题公园,开展沉浸式研学活动,在红色文化熏陶中汲取奋进力量,锤炼党性修养。线上,利用微信群推送公众号“e起冬训”“理论学习”等多模块学习内容,做强指尖上的党员教育,确保党员学习不“掉线”,思想不“离线”。积极打造线上微课堂,围绕冬训微课、冬训微感悟、金句微分享“三微”活动,让党员干部争当党的声音“传声筒”,把智慧力量凝聚到社区发展上。
服务暖心,汇聚实践动力。
坚持理论学习与服务群众两手抓、两手硬,持续在深学笃行上下功夫,将党员冬训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结合,提供更暖心的服务,激发冬训“新动力”。
联合无锡市第二中医院、江苏德善律师事务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学习雷锋精神 弘扬时代新风”活动,党员志愿者们各展所长,将法律咨询、中医义诊、磨刀理发、量血压测血糖、政策宣传、裁剪缝补等各类便民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实现服务“零距离”。结合消防、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整合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物业人员等多股力量,联合开展安全“上门行动”,逐户分发安全宣传资料,普及安全知识,引导居民做到“三清三关”,防止火灾的发生。同时,全面排查风险隐患,详细检查各场所安全通道是否畅通、消防器材是否过期、楼道内是否堆放杂物等情况,通过宣传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
文化悦心,积聚精神活力。
将党员冬训与传统节日、全民阅读有机融合,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冬训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方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春节围绕“龙”主题开展剪纸、拓印等手工活动,党员志愿者和青少年在动手创作中,感悟传统文化,感受非遗魅力。元宵节开展“猜灯谜 做龙灯”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两百条灯谜,将传承传统文化与提升党性修养相结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妇女节开展“美丽口红DIY”活动,让巾帼党员放松身心,体验创意手工带来的时尚感受。另一方面,利用农家书屋、先锋楼道等阵地,开展好书共读、金句我来讲、初心大家谈等系列活动,党员群众齐聚一堂,读党的创新理论,谈党的奋斗历史,坚定党的初心使命,思想的碰撞、文化的交融,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改造舒心,齐聚惠民合力。
为将冬训学习的理论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社区坚持问题导向,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党员冬训取得实效。
依托联席会议制度,针对公共座椅不足、电动车上楼、监控设备缺失等居民关心的问题,组织党员骨干、居民代表、物业负责人等面对面进行交流,经多次沟通协商,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精准对接老年居民需求,社区采取添加新座椅、整修旧椅子等举措,打造党群微阵地。80张公共座椅的安装,为老年人提供了舒适的休息场所,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为彻底解决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问题,在小区51部电梯内加装阻车器,阻车器的使用规范了电动自行车管理,增强了居民安全感。启动高清摄像头加装工程,通过安全技防设备覆盖更新,改善小区治安环境,提升居民归属感与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