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参事 > 最新推荐 > 正文
“五年规划”彰显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
2021-07-13 08:55:00  作者:尹 毅  来源:新华日报

迈向“十四五”,开启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以能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伟大成绩,串联起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强大生命力。

“五年规划”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船重千钧,掌舵一人”,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和政治稳定奇迹,得益于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乱云飞渡中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没有哪个国家政府能够像中国政府这样,长期坚持用“五年规划”引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擘画民族复兴雄伟图景,而且善于把阶段性规划与国家发展中长期远景目标紧密结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8个“五年规划”,将“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宏伟蓝图一步步展开、一项项分解、一件件落实、一年年见效,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不懈奋斗,在时间的坐标中形成了一个有序递进、接力而行的发展过程。正因为有党中央高远的战略擘画、非凡的政治智慧、强烈的使命担当,14亿多中国人民才能凝聚在党的旗帜与号召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五年规划”的时代画卷中战胜艰难险阻、成就宏图大业,将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旧中国建设成举世瞩目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五年规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五年规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党中央领导—全国人大审议—各职能部门分工执行”的规划运行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信心、以“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决心,坚持全国一盘棋,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提出重大改革举措,将党的战略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五年规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统筹协调能力,通过建立以五年规划为统领、各级各类规划与其有效衔接的规划体系,把握发展趋势、明确战略目标、坚定战略定力,一方面有力推动了上下左右各方、政府市场社会各界共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有力推进了重大中长期战略实施,部署和推动跨年度甚至跨五年的重大项目建设,敢办也能办成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这些世界头等大事。“五年规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贯彻执行能力,每个“五年规划”都聚焦国家战略部署提出具体阶段的预期性指标与约束性指标,坚持目标引领与问题导向相统一,将各部门、各地方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工作重点纳入国家发展全局予以考虑和安排,明确优先领域、重点任务与考核评估,有力引导了社会预期和市场行为。

“五年规划”描绘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五年规划”形成新型“举国体制”与“万众一心”有序结合,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有机统一,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全过程。改革开放之后,“五年规划”进一步推动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从单纯的经济计划转型为公共事务治理规划,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主要领域,发展蓝图更加明朗,战略布局更加合理,民生幸福更加瑰丽。随着“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划上了句号,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小康社会憧憬已经变成现实,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全局计,为世代谋。一部“五年规划”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筚路蓝缕、铸就辉煌的奋斗史,也是“中国之制”转化为“中国之治”的发展史,深刻启示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百年交汇,谋篇布局。“十四五”擘画了发展新蓝图、开启了改革新征程,一幅更高质量、更有温度、更富活力的发展图景跃然纸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王逸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