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质。艺术院校肩负着文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是艺术创作的“主阵地”和“生产区”,强化艺术赋能,用经典艺术作品展现党史百年风华,助力党史学习和宣传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结合党史学习,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专题研究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来在红色艺术经典作品创作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重大历史节点为研究背景,通过不同历史时期艺术经典作品再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在党史题材艺术作品研究中要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观点评判和鉴赏党史题材艺术经典作品,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把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转化为专业优势、创作优势。做到艺术与政治相统一,对红色经典作品艺术创作理念、表现形式、艺术手法、基本形态等基础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同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党史故事、政治蕴意和价值内涵。做到历史与时代相结合,总结以往党史题材艺术经典创作经验,挖掘规律性认识,吸收前沿性成果,更新调整创作观念,深入探讨新时代如何用艺术作品讲好党史。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党的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涌现出的顽强奋斗、忘我奉献的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是艺术创作的精神源泉。红色艺术经典作品以史为魂、以艺为体,依托丰富的党史素材,生动展现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形象,具有弘扬红色精神、鼓舞民族士气的作用。坚持养德与修艺相融合,用优秀的文艺作品育德。教育引导师生从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展现的英雄人物的故事中获得精神力量,以崇高的信仰塑身,以高尚的品德立身,以精湛的艺术塑魂,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用新时代党史题材的精品力作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以名家大师的艺术创作为典范,研究艺术家们的创作历程,引导教育师生自觉坚守艺术理想,培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创作彰显人民情怀,蕴含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艺术精品。
“文律运周,日新其业。”精心组织艺术家、艺术专业师生开展党史主题美术、设计、影视、舞蹈、传媒等文艺作品创作,借鉴历史经验、展现时代风貌,用艺术作品生动反映社会主义革命、改革与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进行的不懈奋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进行党史创作资源调研,找准历史节点,提炼思想价值,注重原创性,在创作观念、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上有所突破,实现作品政治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组建党史艺术作品创作师生团队,注重创作、教学与育人相结合,在党史作品创作中培育艺术人才。推动艺术门类之间协同合作创新,运用新媒体技术制作微视频展现党史题材艺术经典作品,通过文艺创作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艺术表达手段,推动红色艺术作品创新。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结合新时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审美追求和欣赏方式专题策划党史题材艺术作品展览活动,向全国、世界宣传推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让人民群众深刻感受到艺术的魅力,通过欣赏红色经典艺术作品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的认识,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开展“画说党史、乐说党史、剧说党史、舞说党史、言说党史”等系列线下创作和展览活动。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结合微视频、VR(虚拟现实技术)等推出“艺说党史 百年风华”云展览,与社会公众线上共享百年以来中华民族优秀红色艺术经典作品。积极推动新媒体与党史艺术创作融合创新,与各大主流媒体合作,进行专题宣传报道,助力党史学习宣传。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向革命老区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等历史文化交流传播平台展示党史题材经典艺术作品,站在全球文明对话的高度研究创作、宣传推介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中的红色艺术经典,为世界人民提供了解中国的独特视角,让国外民众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在对话与交流中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讲好党史故事、阐发好中国精神、展现好中国风貌。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本文为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代以党建工作引领高校治理现代化研究”〈项目号2020SJA041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