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论见 > 最新推荐 > 正文
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百年发展史”理论研讨会综述
2021-06-15 09:02:00  作者:姚涛  来源:新华日报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反贫困的历史进程,总结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基本经验,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关键时刻持续推进中国扶贫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百年发展史”理论研讨会于2021年5月29 -31日在南京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南京大学主办,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百年发展史研究(1921-2021)”课题组联合承办。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武汉大学、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等高校、科研单位以及《理论探索》《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新华日报》等媒体的全国各地100多位专家学者共襄盛会,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

中国反贫困事业伟大成就的历史意义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柳建辉教授指出,消除绝对贫困是百年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历史性贡献。从国际视角来看,中国的减贫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道路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显著成效,也极大加速了世界的减贫进程,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国内视角来看,全面脱贫作为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将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桑学成教授用“三个奇迹”概述了百年来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历史意义。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王炳林教授解读了反贫困斗争中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强调了弘扬这一精神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的发展演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奋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百年发展史研究(1921-2021)”课题组主持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教授指出,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各个阶段上,党的各级组织都在为此进行着不懈努力,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方案,主要体现在:以制度优势消除贫困的政治使命、各民族共同富裕的脱贫道路、目标引领下的梯次推进战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战争和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到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必然。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程美东从反贫困的本质、政治价值取向、动员模式等角度对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的政治文化基础进行了剖析。复旦大学刘红凛教授从初心使命、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公平等角度对反贫困理论的建构进行了分析。江苏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布成良教授从特点和贡献两个方面阐述了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思考。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副所长张立冬研究员基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视角,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的发展脉络。

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斗争的百年探索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在革命、建设、改革和走向复兴的不同历史阶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贫困斗争。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咸春龙教授基于对百年反贫困历程的回顾,分析了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着力点。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教授按照时间脉络梳理了一百年来党领导下的反贫困斗争,阐述了百年贫困治理的经验与未来着力点。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林绪武教授以《红色中华》为考察对象,探讨了苏区时期党报党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中发挥的作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郭定平教授从治理型政党的视角,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治理型政党在反贫困斗争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关键作用。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蔡承彬研究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工作经历为考察对象,探讨了总书记在闽期间摸索反贫困路径的历程和经济发展思想。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