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论见 > 最新推荐 > 正文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促校城融合发展
2024-11-26 11:21:00  作者:王 钢  来源:新华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背景下,高校与区域城市的融合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如何推进校城融合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成为高校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课题。

夯实“基点”,下好教育融合“先手棋”。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是助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实现高校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首先要在教育上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双向奔赴。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积极开放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等场馆资源,推进UGS办学模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根据城市发展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主动布局国家和区域战略急需和未来新兴领域相关专业,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优势专业集群。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要坚持聚焦需求,培养匹配新型生产关系、符合市场需求、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坚持服务社会,依托优质师资、培训基地等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人才培训,不断提升地方基础教育、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等各类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大力开展决策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积极塑造城市形象。加强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教学,将城市的历史文脉传递给师生和社会公众,保存和传承地方历史文脉;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学术讲座、艺术展览、文化节等,为城市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平台;要积极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在独特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中留下深刻印记,推动城市文化创新发展。

疏通“堵点”,打好科技融合“组合拳”。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校深度融入区域创新体系是推进校城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当下在校城科技融合方面还存在“产教脱节”“研用脱节”“科产脱节”等诸多“堵点”,如何把高校科研优势转变为推动区域发展优势成为校城融合发展的重点。强化有组织科研。校城双方要充分调动和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以及产业园区、孵化器、技术创新和转化平台等,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协同创新体系;通过“企业出题、协同答题”,以“揭榜挂帅”方式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克制约区域重点产业发展、关系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强化有组织产科教融合。要抓住产业学院这一校城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路径,推动学科群专业群与产业的紧密对接,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过程,有组织、大规模地邀请产业界专家积极参与高校课程教学、职业发展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以高校为主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协同育人体系。强化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要积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通过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机制,建设科技创新池、成果孵化池、技术转移池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进程,以成果转化破解地方高质量发展瓶颈。

抓住“着力点”,构筑人才融合“生态圈”。做好育才“大文章”。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新范式,不断强化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理念,推进协同育人,促进优质资源向教学和人才培养汇聚,着力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卓越工程人才、应用创新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筑好引才“蓄水池”。校城双方协同破解人才工作条块分割、信息不对称、引育合力缺乏等问题,共同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对人才进行精准画像,系统集成、智能匹配区域发展需求,通过一人一策、平台共建、政策叠加、评价互认、活动联办等方式,协同创新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育新模式、新机制、新载体、新渠道,构建跨界融合、共享共赢的“人才发展共同体”。建设留才“服务区”。在大力引进更多优秀人才的同时,还要真心真意留住人才。要通过建立人才驿站等方式,提供点对点服务,着力解决高层次人才发展平台、团队组建、人才安居、子女入学等工作、生活需求,消除人才“后顾之忧”。打造用才“旋转门”。建立“旋转门”机制,推动高校和行业企业间的人才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完善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政策,建立“质量”与“贡献”并举的人才评价体系,真正实现人尽其才,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形成人才引育“磁场效应”。

校城融合是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过程,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协作推进,通过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和政策引导等路径,推动校城融合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高校要努力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着力构建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的校城共建共享共生良好生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作者为淮阴师范学院对外合作处处长;本文为教育部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YJA880002)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舒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