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将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注入强大动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有力支撑和丰厚滋养,要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走好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既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彰显了现代金融元素、金融理念、金融精神,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在金融领域的生动体现,让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有了更宏阔的历史纵深。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重信守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活动中积累的道德观、经营观的重要体现。金融行业以信用为基础,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中,“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居于首位。做到诚实守信,既靠自律,也靠他律。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将诚实守信融入各项业务,发扬“铁算盘、铁账本、铁规章”传统,坚持不做假账,诚实经营,珍惜信誉,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服务承诺。另一方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法治体系。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来倡导见利思义、义在利先,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在我国传统商帮中,晋商“利以义制”的行商准则,徽商“以义为利”的经营理念,浙商“义利双行”的价值追求,无不蕴含着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金融具有功能性和营利性双重特性,能否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决定着金融机构能否行稳致远。金融行业要树立正确的经营观,把“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的实践要求落到实处,坚持在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价值和利润,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发挥自身业务特色,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惠民利民上下更大功夫,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现代化建设成果。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稳健审慎”为君子之品、成事之道,这是在长期实践中积淀的经营智慧和生存法则。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现代金融发展呈现出机构种类多、综合经营规模大、产品结构复杂、交易频率高、跨境流动快、风险传递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必须把安全性作为首要原则,把防控风险作为永恒主题。与此同时,建设金融强国必须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等关键核心要素,实现这些目标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贪功冒进、盲目决策。对金融机构和金融行业从业者而言,要把“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的实践要求落实到金融活动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开放和安全,兼顾短期长期、稳增长防风险和内外均衡,把握好稳和进的关系,持续推动金融业做大做强。
历史告诉我们,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只有将守正和创新结合起来,才能在强基固本中发展壮大。新时代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创新为经营主体茁壮成长注入资金“活水”,为民生事业发展“添砖加瓦”,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不断印证着“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这一实践要求的重要意义。创新是推动金融业前行的动力,但创新必须以守正为前提,解决好为谁服务、为谁创新的问题。要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解决好金融机构内控管理、资产质量、服务水平、竞争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注入强劲动力。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体现着对法律、规则的重视。金融业与货币打交道,天然面临着较高的道德风险、操作风险。金融领域是强监管、重规则的领域,金融业活力靠市场,秩序靠法治。“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也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要求之一。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纪守法,自觉在监管许可的范围内依法经营,不能靠钻法规和制度空子、规避监管来逐利,让尊崇法律、敬畏规则、依法合规经营成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立法是法治的基础,良法是善治的前提。要进一步织密金融法网、补齐制度短板,让金融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真正把法律和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金融业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是我国金融发展最大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深化金融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金融干部人才队伍,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推动我国金融由大到强。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