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论见 > 最新推荐 > 正文
以美育为抓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2024-12-03 10:02:00  作者:刘颖 尹晓靓  来源:新华日报

美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人格素养。然而,当前美育事业在乡村的推广还存在一些挑战,因此,如何克服困难完成挑战,找到乡村美育事业的有效发展路径,是当下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乡村地区美育资源的匮乏是长期存在的问题。首先,艺术教育师资不足,尤其是专业美育教师难以留在乡村学校,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其次,硬件设施条件有限,缺乏专门的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和艺术展演场地,学生难以获得良好的艺术学习环境。最后,教学材料匮乏,这使得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体验感受大打折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长观念的转变,乡村地区对美育的需求在不断增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乡村学生与居民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艺术作品与文化信息,这激发了他们对艺术学习的兴趣和追求。然而,学校现有的资源和条件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艺术需求,这也加剧了乡村艺术资源与需求间的供需差距。

在乡村地区,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文化传播渠道日渐多样化,但同时由于监管的缺失,一些低俗的网络短视频、无深度的娱乐节目等通过手机、网络迅速传播,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因此,乡村教育中的美育发展亟待重视和加强。

2022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特别强调把加强乡村美学普及和教育作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并指出创意、设计、美术等文化产业要积极融入乡村建设,发掘乡村人文价值,增强乡村审美韵味,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鼓励各级院校美术、设计等专业团队结合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乡村美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其学习能力与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年轻人才,进而提升乡村文化旅游吸引力,增加乡村的经济活力。

立足美育促进乡村教育振兴的路径:第一,提升美育师资力量。通过常规师范院校培养与专项培养计划相结合的方式,引进和定向培养乡村美育教师。推动“城乡美育教师轮岗计划”,鼓励优秀教师定期支教,实现课程的连续性与专业性。与艺术机构和文化团体合作,邀请艺术家、设计师参与教学实践,丰富美育内容。建立大中小学教师的长期交流机制,通过教学研讨、联合培训和互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经验互补。高校应发挥引领作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下乡支教,提升乡村教师的艺术素养,形成“以教带学、以学促教”的良性循环,推动乡村美育的持续发展。

第二, 完善美育课程与资源配置。开发乡村美育课程时,应将课程的艺术性与当地自然、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将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等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体验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艺术创作和社区互动感受家乡文化的艺术魅力,培养其艺术感知力和文化认同感。此外,推动乡村美育发展需引入社会资源。搭建城乡教育合作平台,邀请艺术院校、博物馆、非遗机构等参与课程设计和实施,以丰富教学资源。鼓励公益组织和艺术团体深入乡村,通过艺术展演、艺术沙龙和工作坊等方式,让学生和居民接触多元艺术形式。

第三,利用现代技术实现美育普及。现代技术是普及美育的有力工具,不仅能够克服地理限制,还能为乡村美育带来更多资源和创新的教学方式。通过互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VR)等技术,乡村学校可以借助远程教育平台获取城市中的优质美育资源,实现同步教学与互动学习。通过一次性互联网基础设施投入,乡村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系统,引入线上美育课程、艺术展示平台和创作分享社区,为长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此外,现代技术为乡村学生的艺术创作和展示提供更多机会,通过线上作品展示平台或远程艺术比赛,让更多人欣赏乡村学生的作品。通过这些技术手段,乡村美育将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艺术教育不再因资源匮乏或地理限制而被边缘化。

第四,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推动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美育推广,是实现乡村美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企业资金和资源的投入,乡村学校可以改善基础设施,购置艺术教学材料和设备,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学习条件。企业还可通过设立“美育基金”或赞助项目,支持艺术节、展览和创意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与创作热情。社会组织则可组织志愿者和艺术教育者下乡,进行艺术培训和创作指导,缓解乡村美育教师短缺的问题。这种多方协作的机制将教育、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确保美育推广的长效性和广泛性。此外,吸引艺术家和设计师等社会精英参与乡村美育。通过艺术工作坊、创作营和展览等形式,艺术界领军人物可以直接与学生互动,带来先进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方法。艺术家们与乡村文化的深度融合,能从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风俗习惯中汲取创作灵感,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企业、社会组织和艺术家的共同参与,乡村美育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渗透到乡村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乡村居民也因此有更多机会参与艺术活动,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逐步形成乡村独特的艺术氛围。这种多方联动的机制为乡村美育注入新动力,同时为乡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文化软实力的支持。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舒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