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文化主体性”的重要论断。文化主体性是在推动文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等的价值理念,深刻体现了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信程度。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探寻文化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能更好地培育和提升文化主体性的关键作用,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推动强国建设。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性的基石。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文化力量、文化道路的深刻认同和坚定信念。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对自身文化传统深入了解、理性反思以及对时代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清晰体现了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对自身文化的传承、对外部文化的借鉴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这三个维度构成一个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文化发展过程,展现了文化作为主体,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内在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强调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提供智慧和动力。他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本为怀、和而不同等理念,并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文化主体性的使命。文化主体性并非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和重复,而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思想智慧、道德规范、精神力量,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源头活水;同时,要立足时代之基、面向未来之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使文化富有生命力,才能在时代发展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从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也体现了文化主体性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形态,这需要文化主体主动适应时代变化,积极探索文化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内涵,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文化交流互鉴是文化主体性在开放格局中的展现。文化并非封闭的、孤立的,而是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要推动建设更加开放包容的世界,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友谊。文化主体性并非以自我为中心,排斥其他文化,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其他文化,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所以,文化主体性只有在开放格局中才能展现自身文化魅力,从而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发展。
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不仅需要中国文化自身具备强大的吸引力,也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文化,在交流互鉴中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我们要推动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推动构建更加多元、包容、和谐的世界文化格局。通过双向互动,促进相互理解和共同进步,才能更好地在全球文化格局中展现自身的文化主体性。
文化强国建设是文化主体性的远景目标。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兴盛始终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条件。文化主体性的确立,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强调了“七个聚焦”,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展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美好前景。这为文化主体性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推动建成文化强国、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哲学思想,其内在逻辑体现了鲜明的文化主体性特征。理解文化主体性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要保持和培育文化的主体性,关键在于不断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七个着力”重大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创新发展的方向。
(作者为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部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空间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系江苏省202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两个结合’赋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2024SJSZ0347〉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