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论见 > 最新推荐 > 正文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2024-12-17 17:32:00  作者:俞 锋  来源:新华日报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体现。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为创新凝心聚力;创新是守正的内在动力,为守正点燃动力引擎,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方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扬帆远航。

守正为本,守正为创新提供定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守正意味着恪守正道、把握根本。守正为创新提供定力、助力高质量发展,只有守正,才能保持方向不变,才能赓续发展。首先,聚焦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高校推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主渠道,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地。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全面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家国情怀。其次,聚焦文化自信,筑牢力量之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思政课建设需引入革命文化、区域红色文化和身边的红色故事等事例。以大众化、日常化的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堂的吸引力。积极推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坚持“六要”标准和“八个相统一”的基础上推动由教师主体讲授,变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同频共振。最后,聚焦协同育人、共绘育人“同心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多元化的学生群体,高校需优化协同育人路径,通过主体、资源、实践等多个方面开展大协同从而推进大思政建设。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通过外引内培、专兼融合等形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深度合作,通过大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多元化主体的协同育人,引领思政课内涵式建设新气象。

创新为力,创新为守正提供动力,助推提质促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面对05后大学生成长在数字时代这一新的形势和特点,高校必须找准着力点,把握好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要素、教学关系和教学渠道的创新,用“创新”推动改革,使思政课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热情,助推思政教育提质促优发展。首先,以育人格局之新,做好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思政课教育在守住思政教育主渠道的同时,应积极转变思想,坚持将聚焦实际问题与时代问题相结合,坚持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相结合,专注学生所关注,为学生解惑。通过思政课程主题设计更新教学内容,变通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充分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去挖掘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拓展思政课教学新领域,用好数字化手段。发挥好数字教育作用,使思政课教育更有着力点和聚焦点。用信息技术应用牵引,聚焦社会热点,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扩展现实等技术,打造数字化教学矩阵,在数字教学中感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成就,引导同学们增强“四个自信”。充分发挥数字化在育人过程中的精准性,建立学校学生学情矩阵,建立学生对网络热搜、网络舆情及网络新词语关注矩阵数据库,结合学生学情分析,精准勾勒学生画像,实现针对兴趣而学、案例从身边来,精准化讲授,网络思政素材精准推送,最终使分众化教学得以实现。最后,以评价机制之新,提升思政育人实效。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政实效。高校应建立涵盖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学生评教等多主体介入的考核方式,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对思政课教学进行常态化数据监测和教学指标跟测,注重过程性评价如加强实证调研评价,提高学生在调研报告、实践心得、志愿服务等方面的评价,强化实践类教学评价。建立学生激励机制,如设立思政课奖学金、优秀思政报告评选、校内优秀思政作品评选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评价制度的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总之,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是继承与发展,是原则性和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通过内涵式发展开新局、育新人需要破立并举,坚持在守正创新中保持战略定力,又立足现实之需、发展需要、学生需要,主动求新求变,激发变革的巨大动力,更好担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

(作者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本文为江苏省202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态势研判与风险防控策略研究”〈2024SJSZ0930阶段性成果〉)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舒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