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论见 > 最新推荐 > 正文
彰开放教育之力 筑教育强国之基
2025-02-18 09:28:00  作者:狄 勇  来源:新华日报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并将开放大学定位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载体”。在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开放大学所开展的开放教育凭借其普惠性、灵活性以及终身化学习的显著特征,成为推动全民学习、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

政策驱动,促进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深度耦合。开放教育具备有效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人口素质提升瓶颈、产业升级动力不足等问题的潜力。在《纲要》的指导下,开放大学依托其特有的定位与使命,积极构建更为开放、包容、灵活的教育体系,持续深化与国家战略及地方需求的融合,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通过持续创新教育模式,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为国家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深入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灵活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确保教育成果能够直接服务于地方发展,助力产业升级与人才培养。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方面的合作,构建开放合作的教育生态,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江苏开放大学将服务“一老一小”、乡村振兴、军民融合等国家需求,巧妙地融入到了其办学定位之中。例如,通过“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覆盖全省38个市县,累计培训近1.8万名基层干部,有效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同时,依托国家老年大学江苏分部,构建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网络,实现“老有所学”的目标。

质量提升,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纲要》在规划教育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内涵式发展。开放教育应积极摆脱传统路径的依赖,将质量提升作为核心动力,加速实现从“规模增长”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变。近年来,国家开放大学积极实施旨在提升和优化学历教育质量的战略计划,不仅关注了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提升,还涉及质量标准体系、质量运行体系以及质量监控体系等多个关键领域,并对这些方面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作为全国开放教育体系的先行者,江苏开放大学建立了“教学过程全监控、学习成果可追溯”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了“五育融合”育人体系和“通识素养+职业能力+个性发展”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推进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了教育供给与区域产业升级的同步发展,为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南京开放大学组建了质量督导团队,探索了创新教学督导闭环管理模式,即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循环模式,将教学督导闭环管理覆盖到全系统各学习中心和开放教学的全过程,成效显著。

数智赋能,重塑教育生产力。作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核心枢纽,开放大学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和资源限制,正在重塑教育生产力的内核,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构建多模态学习分析系统。人工智能(AI)能够实时捕捉学习者的面部表情、操作行为、答题轨迹等超过200项的数据指标,从而精准地诊断出知识盲区和认知偏好。构建一种全新的能力培养模式。利用元宇宙技术巧妙地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结合,为学习者打造了一个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显著提升了学习体验和成效。例如,北京开放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推出的“元建工”虚拟实训平台,运用数字孪生技术,1:1复制了施工现场的环境。学习者只需佩戴VR设备,就能进行高空作业、管线排布等高风险操作的训练。系统会自动记录107项操作规范数据,并据此生成能力评估报告。重构教育供给模式。深度挖掘教育大数据,优化资源配置,使教育服务能够精准地触及银发族、新市民、新型产业工人等传统教育体系难以覆盖的群体。这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具有深远的意义。

模式探索,促进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开放大学把终身教育的核心理念引入到职业教育中,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已成为开放大学办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值得我们科学分析和研究。通过建立课程融合、资源共享以及学习支持服务等模式,融合教育为学习者开辟了灵活且实用的学习途径,从而推动了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南京开放大学与南京职业学院实行“两校一体、融合创新”,即“两块校牌,一套班子”的办学体制。办学40多年来,学校坚持“两翼齐飞、开放共享、融合创新、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基本形成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普通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40万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南京人才培养和学习型社会构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学校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职业教育、开放教育融合为重点,努力建设具有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特色的新型大学。以开放办学理念打破教育边界,推动中职、高职、本科教育的纵向衔接,以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的横向协同,构建更加开放、灵活、高效的终身学习体系。以融合发展模式,加强“金专业、金课程、金教师、金教材、金基地”的“五金”建设,精准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以“跨界、融合”思维引导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改革,破解“创新融合”的瓶颈问题,构建开放教育新型教育生态。

(作者为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理事,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副教授;本文为2021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项目“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发展机制及路径探索”〈2021SJA0844〉研究成果)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舒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