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脉动 > 最新推荐 > 正文
没有先例能否创造先例
2021-03-16 14:01:00  作者:杨 丽  来源:新华日报

一纸婚书,是男女缔结婚姻关系的法律凭证,承载着一个家庭的美好愿景。正如无锡的这对新人一样,不少年轻情侣表达了对穿汉服拍结婚证件照的期待,想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录人生的重要时刻。虽然这对无锡新人的要求被工作人员以“没有先例”的理由拒绝,但我们要读懂年轻新人的期待,也要从多维度分析满足年轻人新需求的可行性——没有先例能否创造先例?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载物。近年来,在特定群体中早已流行许久的汉服文化,大有一股跃跃欲试的出圈势头。年轻人想在结婚登记时身着汉服照相以作纪念,既体现了一种仪式感,也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再者,民政部《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并无对衣着、发型、头饰等作出具体规定。“法无禁止即可为”。既然没有明令禁止,只要相关照片符合婚姻登记照的规定,民政部门不妨成人之美,也以此来表达对新人的美好祝福。据了解,湖北武汉、河南郑州、云南昆明等地的一些民政部门已经允许新人用穿汉服的照片办理结婚登记,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需求更加匹配。一张小小结婚证,见证改革的变迁。拿结婚登记来说,从以前的现场排长队到现在实行预约制、一些地方上线电子结婚证等,结婚登记服务更加便民。再单从结婚证件照来看,从没有照片到黑白结婚照再到彩色结婚照,从在结婚登记现场拍照到可以自带满意的照片办理结婚登记,这张照片也在应时代需求而变。当前,结婚证作为证件的作用正在淡化,更多地成为个人珍藏的物品,而年轻人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公共服务政策更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不妨从满足年轻人用汉服照当结婚证件照的心愿开始。

再回到“无锡新人用汉服照登记结婚被拒”一事来说,这次事件也在汉服爱好者的朋友圈中引发讨论。有网友分析,无锡这对新人身着的汉服看上去像明朝的蟒袍,蟒袍上的印花与刺绣等设计,看起来可能有些鲜艳和花哨,这也许是导致其不符合证件照的规范和要求的原因。同样的,2019年11月26日,厦门一对新人梳着古代的发髻,穿着汉服去领证,因为女方的发型不合格,“吃了闭门羹”。而在已有汉服照当结婚证件照先例的地区,都有诸如“要保持面容能正常辨别,不能戴帽子、用发簪,也不能戴过于夸张的项链、耳环”等规定。这些都提醒我们,在呼吁结婚登记照允许有更多个性化选择的同时,一些基本的标准和规范还是应当坚守。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期待相关部门能够与时俱进,出台更加细致的规定和标准,让更多年轻新人能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身着汉服登记结婚,定格下人生的这一美好瞬间。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