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敏
颜云霞
袁媛
疫情防控期间,关于公筷公勺、分餐制的倡议再次被提及。使用公筷公勺有多重要,如何来推广,引发讨论和关注。
让公勺公筷成为“新食尚”
连日来,为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扩散,北京、上海、成都、泰州等多地陆续向市民发出倡议,大力推广使用公勺公筷用餐,得到了市民的积极响应。
小餐桌上有大健康,小习惯里有大文明。根据世卫组织统计,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在这次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案例中,多起病例就源于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公勺公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控制食量、避免浪费。可以说,公筷行动不仅是“舌尖上的防疫战”,更是“文明风尚的防疫战”。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没有形成使用公勺公筷的习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餐桌上尊老爱幼、关爱礼让等品质紧紧与筷子相连,“多个人多双筷子”的质朴语言,也映射出互助守望的情感。也正因为如此,在“非典”时期,不少地方推行过的公勺公筷等措施最终不了了之。传统的习惯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见外”“生分”的担心成为横亘在公勺公筷前面的一道难题。
共用的是餐筷,共通的是情感。其实,多出来的公勺公筷,没有改变其乐融融的合餐方式,改变的是对筷子的科学认识。当文明就餐的理念成为共识,每个人都认识到这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既是公德心的体现,也是公共卫生的责任,公勺公筷的倡议也就能很快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化为大家的实际行动,公勺公筷也就“不见外,只见爱”。
当然,习惯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这离不开餐饮行业周到的公勺公筷服务,也离不开管理上的创新和推动。但是,我们不妨从现在开始,坚持使用公勺公筷这个好习惯,长此以往,公勺公筷就会成为“新食尚”,应急好习惯就会成为生活好常态。
要成“标配” 得有“标准”
“公勺公筷摆上桌,分餐进食好处多。”公勺公筷、分餐制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还可以减少食物浪费,相比合餐制既健康卫生又文明有礼,但是真正推行起来却并不容易。
细究其中原因,一方面社会普遍没有形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观念和习惯,消费者嫌麻烦不想用,用餐场所不主动提供,舆论氛围也不十分强制;另一方面,中国人拥有特殊的文化心理,有的觉得餐桌上杯来箸往才有人情味,有的担心使用公勺公筷或分餐制会让他人觉得自己不近人情、不通事理,有的干脆将公勺公筷、分餐制视为一种矫情……面对这种讲人情、顾面子的心态,公勺公筷、分餐制屡屡碰壁。
要想让公勺公筷、分餐制成就餐“标配”,还是得“标准”先行。首先要树立的是价值标准,通过名人示范、媒体宣传、政府倡议,让人们意识到公勺公筷、分餐制跟人情厚薄无关,跟歧视偏见无关,只是一种文明健康的平常做法,不断提高公众的知晓度、认同度、重视度。此外,要制定科学而严格的操作标准,餐饮行业自然首当其冲。这可以成都市青羊区宽窄巷子的一家餐饮店的做法为标准,这家店实行公勺公筷分餐制度已长达7年之久。其核心经验为两点,一是强化员工培训,将使用公勺公筷为大家分餐作为重要培训内容;二是提升服务质量,不仅为顾客提供公勺公筷,还由服务员使用公勺公筷为顾客进行分餐。相关市场监督部门也应制定相关的监督标准,督促餐饮行业公勺公筷分餐制度的落实。
公勺公筷倡议贵在每个人的参与,贵在标准适用。值得提醒的是,相关操作标准要简单易懂,切不可规定得太繁琐、太僵化,让人觉得“不太现实”乃至心生反感,当循序渐进、春风化雨地让使用公勺公筷蔚然成风。
巧用“暖力”改习俗
公筷虽好,可社会习俗的强大惯性不容忽视,推行相关举措必须慎之又慎,否则很可能会曲高和寡。我们不妨先把视角跳出公勺公筷,来看看社会在改变风俗习惯时,都有哪些形式,哪种形式又更为有效。
首先必须肯定的一点,就是习俗永远都在动态变化之中,不存在任何“绝不能改”的习俗。而习俗的改变,既有激进的、强制的方式,也有温和的、渐进的做法,其效果和社会影响也各不相同。强制易俗,即便出发点是好的,在具体执行中也可能产生争议甚至抵触。如赵武灵王为强化军力推行胡服骑射,开始就遭大臣们极力反对。
习惯的本体是行为,本质其实是思维方式,习惯的难改,说到底是惯性思维的强大力量。扭转这种惯性思维,第二种易俗方式就“登场”了。新文化运动提倡的各种新式生活习惯,就不是强制的。在这场易俗运动中,书籍、报刊成为了最有力的武器,文人、学者手中的一支笔胜过了士兵手中的一杆枪。通过舆论引领社会风向,在渐进式的转变中,社会风貌和人民精神为之一新。
到了现代,你我更是亲历了第三种生活习俗的转变——移动支付替代现金交易。它除了具有“风向引领”的特点,还伴随着支付优惠、使用便捷的优势,着实让人难以拒绝。细细想来,这种习惯的改变,契合了人对方便、迅速的要求,又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去支撑,正好符合国人对新支付方式的需要。
那么,回到公筷上来,疫情的教训带给社会新的卫生需要,要做的就是强化共识、提供便利,让更多人感到有“甜头”。还是那个熟悉的故事——北风吹不开行人的大衣,但阳光能。多用“暖力”,习俗的改变才会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