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文旅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各地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举措频出,文旅融合发展成果显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长江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长江文化元素能够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旅游元素能够释放长江文化产业经济价值,高质量则意味着长江文旅融合在力度、深度和广度上的质变发展,体现为更好地实现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中华文明具有鲜明的文化主体性,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内在统一体。建设中华文明的文化使命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成功实践。新征程,实现长江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既是推动中华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也是推进中华文明发展的必要之举。
牢固人民理念,明确高质量长江文旅融合的目标归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价值立场。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既体现为收入的日益增长,也体现为幸福感、安全感的普遍提升,以及不断升级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切实满足。文化和旅游兼具产业和事业的双重属性,二者虽有不同,但均强调满足人民期待。为此,一是要确立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高质量长江文旅融合发展理念,从顶层设计层面为高质量长江文旅融合提供有力支持和坚实保障,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长江文旅事业和产业,繁荣经济文化、凝聚社会共识、教育广大民众、助力民族复兴;二是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高质量长江文旅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加高质量长江文旅产品的生产供给,满足当代人民群众的文旅消费需求和审美追求,让“诗”和“远方”实现更好联结,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三是要以增进社会民生福祉为目标,切实维护人民利益,不断提升民众的精神素养,让高质量长江文旅融合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树立系统观念,形成高质量长江文旅融合的前进合力。高质量文旅融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在文旅资源、产品、市场等不同层面进行系统考量、统筹推进,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优势互补,为文旅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质的飞跃。一是盘活长江沿线现存的文旅资源,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将旅游景区、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资源要素进行有机整合、系统优化、深度开发,在长江文旅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二是进行产品供给创新,依托数字技术实现长江文化展现多维化、游玩体验沉浸式、旅游出行便捷化,不断催生长江文旅新产品,满足市场中的多样性与个性化需求;三是进行基于市场需求的产业内容塑造,释放长江文化要素的市场价值,拉动长江文旅消费,推动长江文旅产业的内驱式发展。
实施差异策略,打造高质量长江文旅融合的个性品牌。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旅游内涵的丰富性依赖于文化,旅游品位的提升性也依赖于文化。因此,对在地文化的深刻洞悉与充分利用是实现高质量长江文旅融合必要前提。一是进行充分的资源转化,结合地域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原真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推出自己的高质量长江文旅融合发展策略;二是积极探索本土性、在地化的长江文旅品牌布局,以江为脉、以旅为径,结合文创、零售、非遗、潮品等不同维度,凝炼地段性的长江文旅特色,不断建构出可体验、可娱乐、可亲近的个性化长江文旅品牌;三是形成高质量长江文旅融合的时代表达,以通俗易懂、赏心悦目、当代语言、现代技术等方式使人们接受长江文旅,让沉睡的长江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火”起来、“潮”起来,赋予其时代价值,使其融入时代发展,焕发新的生命力,持续不断讲好高质量长江文旅融合故事。
创新存在业态,增拓高质量长江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高质量长江文旅融合本质上是对长江文化产品或服务的创意性生产,是长江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创造性再生产,这种创造性再生产反推了长江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增值。创意是文旅资源向文旅产业资本要素转换的“关键跳跃”,高质量长江文旅融合离不开创意。一是强化长江文旅业态创新支持,关注新型技术的创造应用,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创意人才的培养,为创意人才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二是创新长江文旅业态界面,找准契合处、联结点,积极探索“长江文旅+科技”“长江文旅+教育”“长江文旅+体育”等融合发展模式,形成兼具长江文化和旅游特色的业态新场景;三是贯通多元产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长江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跨区域、跨产业打通长江文旅产业链和供应链,以江为媒、以点带面,加强长江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多元融合,延长文旅产业链、提升文旅价值链,为高质量长江文旅融合提供新引擎。
(作者单位分别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江文化研究院。本文为长江文化研究院招标项目“江苏长江文化品牌塑造与传播研究”〈编号CJ2305〉、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专项“增强长江文化传播力研究”〈编号24BH17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