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系统阐释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内涵、历史传承和价值旨归,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要求,把握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全面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直接理论来源
问题是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也是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观,从属于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因爱国而创立、为救民而抗争。在百年奋斗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魂,始终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谱系,孕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思想。从“五爱”中的“爱祖国”,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爱国主义学说中国化在新时代的赓续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学说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历史逻辑: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
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是在历史长河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战国策·西周》中“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是“爱国”最早的表述;《诗经》中“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表达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热血情怀;《礼记·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达了文人志士们心怀天下的精神追求;《汉纪·惠帝纪》中提出了“亲民如子,爱国如家”的要求;《国风·鄘风·载驰》中“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表现出诗人许穆夫人强烈的家国情怀。“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表现了屈原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经史典籍承载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熔铸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理想追求,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位卑不敢忘忧国”,先贤的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对国家兴衰存亡的忧患意识中,也表现在不畏强敌、为国捐躯的悲壮之举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峥嵘岁月中,革命先烈不忍山河破碎,血性儿女,喋血沙场,守卫山河。和平年代里,爱国志士为国家建设挥洒汗水,坚守岗位、深耕钻研,奉献一生。历史不断昭示我们,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旗帜,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激励下,战胜了无数曲折和困难,我们民族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爱国主义教育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
实践逻辑: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我们祖国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对加强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要“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本质,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规定,“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深刻认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三位一体,是爱国主义教育鲜明的政治底色,也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和实践逻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其思想内涵突出体现在政治引领和时代特征上。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以系统观念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方式方法,以确保爱国主义教育开展走深走实见效。要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紧扣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要坚持思想引领与文化涵育相结合,实现培根铸魂和启智润心相统一,陶冶广大青年的爱国品格,践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使命和担当,把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转化为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当今的中国正经历着民族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着世界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创新实践,成就着人类历史上最为雄奇而辉煌的复兴事业。因此,我们要深刻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三重逻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理论研究基地〈扬州大学〉研究员;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1SJA198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