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智库 > 最新推荐 > 正文
深化“两创”谱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华章
2024-12-03 09:51:00  作者:沈凯文  来源:新华日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中华民族所共同创造和赓续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其中又尤以历久弥新的精神文化最具引领价值。如何古为今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个人、社会、国家多个层面在新时代的全面繁荣,谱写中华文明的时代华章,不仅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永恒之思,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之问。

“两创”践行“勤俭力行”的个人涵养

“勤俭力行”,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恪遵谨守的优良个人涵养。老子以“俭”为“持而保之”的“三宝”之一,既是对有形资源的节俭,也是对无形欲望的节制。所谓“俭故能广”,唯有遵行俭道,方能厚积绵延,福泽后世。孔子以“俭”为“五德”之一,认为“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揭橥了“宁俭勿奢”的原则。墨子则大力倡行“节用”理念,认为“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擘画了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兴利方略。不过,单讲究“俭”显然是不够的。《尚书·大禹谟》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勤”与“俭”是同一精神的两个面向,“开源”与“节流”亦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措施。古人有言:“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唯有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节俭的基础上付诸“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辛勤劳动,把个人追求与国家人民的利益和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努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两创”践行“勤俭力行”的个人涵养,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幸福观”为引领,永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的幸福,不是小我的、自私的、微弱的幸福,而是个体幸福与人民幸福的辩证统一体。所谓“明月之珠,蚌之病而我之利”,“蚌病成珠”的过程固然是痛苦的,但正是因为磨砺,方能孕育璀璨夺目的明珠。

“两创”弘扬“兼爱交利”的社会风尚

“兼爱交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憧憬向往的理想社会风尚。老子的“慈”,孔子的“仁爱”,墨子的“兼爱”,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大同》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韩愈的“博爱之谓仁”,以及张载的“民胞物与”等,无不昭示着“爱”的光芒。不过,欲构建一个美好的和谐社会,单靠“爱”这一情感显然是不够的。值得注意的是,“古时最讲‘爱’字”的平民圣贤——墨子,在“兼相爱”之下还紧承着补充了一句“交相利”。质言之,“爱”即予人以“利”。这种“利”,不是小我的一己之私利,而是天下的公共之大利。爱和利的有机结合,平等而周遍地施及社会的每一分子。不过,这种伟大的愿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只能是一种“心向往之”却“不能至”的理想,但也无疑为当下的实现奠定了生动的可能。

以“两创”弘扬“兼爱交利”的社会风尚,就是要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活水源泉和不竭动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具体而言,“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每一颗螺丝钉、每一粒石榴籽,都应该参与其中,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民生福祉上惠民生、暖民心,切实地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人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两创”化成“和合共生”的国家气象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以其“和合”的独特理念,深深影响着人与人、国与国、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和合共生”就是中华民族彰显昭示的博大国家气象。“和”有“和谐”“和睦”“和平”等义,“合”则有“融合”“调和”“合作”等义。和合共生,蕴含着求大同、行大道、协调统一、和谐共进的丰富内涵。从晏子的“和同之辩”、孔子的“和而不同”、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嘉言,到汉代的丝绸之路、唐代的三教并立的懿行,共同呈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与国之间互动交往的应然范式。以“两创”化成“和合共生”的国家气象,就是要贯彻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切实保护生态环境,让整个世界成为人类与自然共同而永恒的家园。

以“两创”谱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华章,既要深入推动中华民族“勤俭力行”“兼爱交利”“和合共生”等精神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要不断提高中华文明在个人涵养、社会风尚、国家气象等多维层面的时代性要求和时空性标准,进而更好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工作。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唐代墨学史”〈项目编号:KYCX22_3424〉阶段性成果)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舒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