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三个概念,必须从理论上阐明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百余年奋斗,筚路蓝缕、不断探索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理论形态上的总体逻辑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角度讲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从现代化的具体实现形式角度讲的。中国道路一方面结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现实国情,另一方面结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改革实际进程,是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统一。由此,探析唯物史观视阈下“中国道路”的三重逻辑,对于我们坚定正确历史方向、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中国道路”生成的理论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多年坚持并拓展中国道路所形成的必然历史性目标。一方面中国道路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必然也会拓宽中国道路。首先,中国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道路的形成遵循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规律,具体表现为与时俱进的发展性。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行动指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始终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中国道路主动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科学把握中国基本国情。“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中国道路不断借鉴和吸取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的具体道路模式的优点和经验,而不是简单借鉴教条式理论上的资本主义道路或社会主义道路。最后,中国道路遵循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是社会发展的主轴。历史充分证明,中国道路在不断创造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依旧遵循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变化,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
“中国道路”演进的历史逻辑
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道路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进入新时代,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大势,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做到“两个维护”,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五位一体”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才能抵御西方带有意识形态社会思潮的攻击与侵蚀,才能坚定道路自信,走自己的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的中国道路,是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之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跳出西方发展模式,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基本特征,科学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将目标精准瞄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从发展理念和实践路径上根本区别于西方式现代化。
“中国道路”发展的实践逻辑
一是面向现代化之未来,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就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破解人与自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时代性难题。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的中国道路,把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生态环境相结合,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中国道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和生态环境保护之路。二是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开辟人类社会未来的新道路。纵观近代历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为中心,苏联时期则是以国家为中心,只有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突破原本具有局限性的发展模式,这将会从根本上跳出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式现代化发展窠臼。三是阐释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价值观的最鲜明表现。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讲道:“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与此相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继承并在新时代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共同体交往逻辑的基础上形成的。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道路所造就的是一条维护和增进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发展道路,顺应当代国际社会发展理念和全世界人民意愿,必然能够在历史的洪流中浩荡向前。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