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宣讲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在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人民、凝聚人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刘 瑛 肖炳才日期:2023-01-16 09:34:00
-
借力智能平台,打造社会养老共同体,推动多元主体的高效协同和有机衔接,必将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养老需求,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有利条件。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璋日期:2023-01-11 08:58:00
-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张 辉日期:2023-01-06 09:13:00
-
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凝聚合力,从精细化管理层面下功夫,在对接消费需求上出实招,必能让夜经济不断绽放新光彩、释放更多红利,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彭 飞日期:2023-01-04 09:13:00
-
社会各方也应该鼓励劳动者向更多新的职业领域迈进,选择新的职业发展和技能提升方向,进而推动我国相关产业向更高水准、更宽领域发展。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胡建兵日期:2022-12-30 09:06:00
-
“党的二十大”标注中国号航船扬帆再出发的航向,构成了前后相续、接续奋斗的历史进程。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李 拯日期:2022-12-30 09:02:00
-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充分就业摆在经济发展目标的优先位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张纪南日期:2022-12-30 08:51:00
-
随着优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实施,预计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会加快恢复,这将释放出巨大的活力,促进经济循环起来、运转起来,加快向潜在增长速度靠拢不断提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我们就能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本报评论部日期:2022-12-27 08:52:00
-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 “土质”优劣直接关系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有理由相信,未来政企携手,共同拼搏,民营经济能登上更广阔的舞台。来源:经济日报作者:梁 瑜日期:2022-12-26 09:14:00
-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因此,建设农业强国,不能仅强调产业发展,而是要协同部署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建设,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金观平日期:2022-12-26 09:12:00
-
应当凝聚共识、汇聚合力,让“套路”再少一点、真诚更多一点,携手打造一个更安全、更健康、更干净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使用环境,更好维护广大用户合法权益,为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注入正能量。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张 璁日期:2022-12-26 09:01:00
-
学校发挥主阵地作用,规范未成年人校内上网管理,家长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及正确管理未成年人上网的技能,平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作为企业发展的底线,各方各尽其责,形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定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张近山日期:2022-12-23 09:12:00
-
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 ,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部门通报在整治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中查处的违法违规典型案例,近年来,有关部门聚焦问题、多措并举,着力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治理。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白之羽日期:2022-12-21 09:15:00
-
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积极促进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各地大有可为,未来大有空间健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政策体系,扩大多方参与、多种方式的服务供给,绵绵发力、久久为功,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一老一幼”牵动亿万家庭。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刘成友日期:2022-12-21 09:12:00
-
新征程上,立足实际、拓宽视野,科学谋划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上海广大干部群众定能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方 敏日期:2022-12-20 09: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