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智库周刊 > 正文
“数字+文化”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2024-04-15 08:59:00  作者:王一  来源:新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弘扬传统文化,就要顺应时代需求,借助数字媒介,在继承和创新中寻求平衡点,实现文化与技术的充分结合。

科技赋能为文化传播注入数字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涵育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和“魂”。其不仅对古代社会发展与建设有着重大作用,而且对培养爱国意识、弘扬民族精神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下,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繁杂化,更需深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时代精华,融合创新、立根铸魂,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坚持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

数字化时代,要实现传统文化和数字力量的联合。构建专业的数字化资源库,利用数字技术可将古籍典藏、文献、文物等进行高清扫描和数字化存储,整合文化资源。如中华古籍资源库、国家古籍数字化资源总平台(测试版)等提供了“一键式”查找模式和“精准搜索”功能,丰富了查阅手段,提高了古籍资料查阅的便利性与精确度,优化了受众互动式体验。同时,数字媒介拓宽了传统文化传播途径,形塑了中华文化的视觉形态,即塑造了以图像为呈现模式的传统文化形态,从语言传播为主转向语图传播或图像传播。例如,数字技术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使得电视节目的影音效果更加精美,图片、声音、动画等元素同时呈现,白纸黑字的文字变为“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活”文化,提升了关注度,点燃了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求知欲。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性”已经成为人与社会生活的关键词,甚至成为思维范式。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壮大,实现了文化信息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流动。民众也不再局限于特定空间接受文化信息,人与信息在时间与空间层面构成同步,形成了以数字媒介为依托的“动态+”的文化传播模式。

多重合力打造数字化的文化审美范式

数字时代催生了新的审美范式,促进了文化、艺术等的创新和变革,正如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所指出的:“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融合性,其在与数字媒介的联合下形成了新的审美结构和阐释格局。

首先,发挥数字媒介优势,凝续碎片化时间。快速发展的社会下,个体生活和工作节奏变快,民众更加倾向于利用碎片时间来阅读或者观看节目,数字技术转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习惯,人们接收信息从被动到主动,不再拘泥于固定时间和空间,“回看”“选看”功能使观看变得“随心所欲”。网络短视频的兴起则更加彻底地填充了碎片化时间,人们在等一次公交、坐一站地铁、排队打饭的时间,都可以完成多次短视频刷取动作,实现空闲时间的有效整合。其次,发掘传统文化精粹,实现艺术性、趣味性、科学性相融合,激发传统文化生命力。数字媒介的触角已经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认识途径。传统文化与其故步自封,不如探求新的生存路径,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特征和审美趋向,也具有跨时代、跨媒介的阐释功能。例如,短视频博主“嘉了个玲”推出的《山海经》系列,一个个奇闻异兽仿佛从书中走了出来;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则通过文物拟人表演讲述了文物的“前世今生”。这些优秀的文化内容通过数字媒介进入观众的视野,既拓宽了优秀文化的传播渠道,也提升了数字媒介的视频质量,实现了双赢。最后,发展更具活力的创作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也是最具创新意识,最澎湃着生命朝气的一群人。青年一代是随着数字媒介发展成长的一代,他们熟悉也擅长使用数字媒介,当青年创作者、传播者和观众的身份重叠后,“审美共同体”形成了,青年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有生力量。

长效发展注重数字文化资本的经济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可被转换的文化资本,与数字媒介的结合扩大了其传播面和接受群体,改变了其呈现效果和阐释范式。稳定的经济价值和利益,是文化资本可持续转换及产出的支撑。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传统文化融入数字媒介形式,拓展文化产业链。数字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经济创新和转化的新业态,数字赋能传统文化始终坚持艺术性、科学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范畴中实现文化与科技的有效结合。首先,以传统文化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依托进行生产、传播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涉及游戏、动漫等,代表产品如网游《梦幻西游》《无悔华夏》《匠木》等,动漫《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都相对成功地实现了文化宣传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拥有了稳定的消费群体。其次,文化资本的能量不仅仅体现在线上可观的经济产能上,同样表现在以文化资源为“哨”,实现深度融合,引流、助力线下经济腾飞上。如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的《盛唐密盒》栏目,因扮演房玄龄、杜如晦演员的机智幽默,形成了很大的网络流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实现了流量变现;陈丽君、李云霄等年轻曲艺演员的“出圈”,在振兴传统戏曲文化的同时,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关注传统戏曲,戏曲演出也开始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最后,数字媒介联通国内与国外,加速了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速度与广度。随着中国文学作品、音乐舞蹈、戏曲时装等开始与世界对话,向世界传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一批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和“国潮”“国风”类手工制品也乘着这股“东风”走出国门,实现文化对经济的反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具有值得挖掘的丰厚历史内涵,又充满值得宣扬的时代价值,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需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数字媒介是当代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宝藏的优势工具,也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变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