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江苏“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更好地把富集的创新资源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向“新”提“质”。
厚植发展新优势:坚持“四个面向”,前瞻布局学科专业
前瞻布局学科专业是高校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高校应主动下好学科体系布局“先手棋”,坚持“四个面向”,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发展、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坚实支撑。
深化基础学科内涵建设。发展数学、物理学、医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学科,夯实其传统优势和科学内涵。引导基础学科向“双碳”领域、智能领域转型升级,找准内涵特色发展“生态位”。发挥一流学科及相关学科群特色优势,提升其对解决深层次基础理论问题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主动布局前瞻性学科专业。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适配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结合高校优势特色领域,突出就业导向,增设一批前沿学科专业,新建一批“四新”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运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以科技高度网络化融合为契机,突破学院学科壁垒,打造一批交叉学科专业群,布局一批双学士学位项目、微专业。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联合政府园区、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构建“基础+应用”复合体系,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深度融合。
增添发展新活力:变革人才引育模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跃迁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高校应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科教产教协同育人,引育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头活水。
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科教产教协同育人,以“兴趣+能力+使命”为培养路径,以“卡脖子”关键科学问题、源自实际问题的高阶挑战项目等为牵引,供给多学科、国际化培养,形成体量充足、学科齐全、素质综合的复合型人才储备。探索本硕博长周期贯通式培养,鼓励学生针对关键科技问题进行“十年磨一剑”的研究探索,让具有创新潜质、有志从事科研的好苗子脱颖而出。
集聚培育顶尖创新人才。加强与政府园区、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吸引和集聚全球顶尖创新人才,引进一批具有国际水平、跨界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引育一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健全战略科学家遴选培养机制,打造“青年人才—领军人才—顶尖人才”梯度培育体系,自主培育更多走在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支撑地方优势产业、引领学科专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让有家国情怀、有领导潜质的青年科学家牵头挂帅,加大资助力度,引导做“有用的研究”,攻克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在资源配置、团队建设、人才服务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培育发展新动能:强化基础研究布局,加快科技突破攻关
回顾历次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不难发现,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的基础研究,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要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双轮驱动”,提升原始创新水平,争取“从0到1”的原始突破,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注重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面向国家急需、围绕关键领域、立足高校优势,以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占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为目标,打造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体系化、成建制的基础研究平台,加强与国家实验室的深度合作,建设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鼓励高校科研人员投身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从国家与社会众多需求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前沿方向中,系统攻关抢占科技制高点。
强化基础研究平台支撑。据统计,1970年以来超过40%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用到了大科学装置获得实验数据。高校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要,争取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完善全周期管理机制。鼓励科研人员与其他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基于国内国际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协同开展联合攻关。
完善基础研究激励机制。强化基础研究的战略牵引和价值驱动,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基础研究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健全同基础研究长周期相匹配的科技评价激励、科技人员薪酬等制度,完善项目组织申报、评审决策机制,实施差异化分类管理和国际国内同行评议,培塑高校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先锋力量。
畅通发展快车道:注重产研深度融合,加大成果转化力度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一环,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做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研究和生产是‘两张皮’,现在科研成果转化率比过去高得多了,特别是企业自身直接研发形成成果转化,院校和企业形成共同体,这样的趋势、方向是对的,要快马加鞭,把激励、促进政策进一步抓好。”作为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供应者,高校应建设产研融合创新体系,打通科技强到产业强的通道。
建设产研融合创新体系。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加强与政府园区、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前瞻部署和重点支持对产业发展产生革命性、颠覆性推动作用的应用型基础研究。打通“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移—产业化应用”全链条,引导科研人员参与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基础研究,提升对产业发展的直接贡献力。
提升成果转移转化速率。建强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搭建科技成果交易信息发布新机制、科技金融校地合作新范式,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有效对接,加速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
健全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关注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产业转化能力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在评价机制中引入技术成熟度评价、市场接受度评估、经济效益分析等。在清除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增列科技成果转化职称等方面加强制度创新,为“敢转化”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