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宏观政策调控和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逐步向好。依托互联网数字技术,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服务效果显著提升。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从乡村发展层面看,与城市相对密集的生产生活空间不同,乡村地区地广人稀、分布零散。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降低乡村地区发展的时空成本与人工服务成本,优化乡村地区金融资源,在金融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助力乡村全面发展。
从乡村振兴角度看,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通过引才、留才、育才等途径,助力乡村人才振兴;通过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市场支持等方式,助力乡村生态振兴。现阶段,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带动作用,还需立足乡村发展实际,通过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数字普惠金融宣传教育、开发针对性数字金融产品等途径,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离不开以广域网络、电子支付系统、数字中心等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基础设施。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乡村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较为滞后。对此,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带领乡村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乡村在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方面的普及,结合相关数字平台、数据中心等设施建设,为乡村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奠定良好基础。
多主体合作,共建共享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由政府带动,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积极参与,以多元协作方式完善乡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机构应积极响应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关于乡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减税降费”行动,为乡村地区、科技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科技公司可结合乡村实际,研发适合乡村地区发展的数字基础设施与数字金融服务体系。例如,作为“国企+农业园区+金融”服务模式的示范样板,由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与寿光市金融投资集团共同打造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园区,园区建设了大批现代化智慧大棚和相关基础设施,农担公司对农户担保放款,农户租赁大棚经营。可见,“寿光模式”在推进过程中,也需首先做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性工作,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支撑。
重视数字普惠金融宣传教育,提升村民数字金融素养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对村民的数字金融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只有通过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等方式,帮助村民了解数字金融、掌握数字金融使用相关技能,才能激发村民参与积极性,从而推动乡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均衡发展,进一步拓展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帮助村民树立数字金融理念。在乡村地区,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组织数字普惠金融主题的宣传教育。通过拍摄数字普惠金融宣传短片、举办线上数字普惠金融研讨会、网络直播宣传等线上方式,以及与村民面对面座谈、举办主题宣讲会等线下方式,激发村民参与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宣传内容方面,既要包括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关知识、技能,还需包括数字普惠金融应用的成功案例、数字金融素养等相关内容,帮助村民培育数字金融素养。
针对性开展培训活动,提升村民数字金融素养。地方政府应带领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等深化合作,共同组织针对乡村地区的数字金融培训活动。通过数字金融培训班、数字金融技能指导等方式,为村民提供全方位学习锻炼数字金融相关知识技能的系统途径。在培训过程中,关注村民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以切实提升培训实效性。例如,依托江苏省提升数字素养和技能行动计划(2022—2025年),江苏省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等积极合作,开展多主体、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居民互联网应用技能和数字普惠金融知识培训,引导农村居民使用数字普惠金融基础支付服务以外的多样化服务。
开发针对性数字金融产品,满足乡村地区多元化需求
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地区的推进,需要关注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之间的契合度。因此,应结合村民现实需要,以乡村地区发展实际为依据,开发针对性的数字金融产品,切实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立足村民现实需要,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及科技公司应深入合作,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开展线上问卷调查,了解村民在数字金融服务等方面的需要。将此作为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的方向指引,在供需平衡中充分满足村民需求。例如,针对村民贷款数量少、业务零碎等特点,为村民提供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定制化贷款产品,配合线上贷款、田间贷款等多种形式,实现金融产品的供需平衡。
结合乡村发展实际,开发针对性数字金融产品及服务。政府、金融机构及科技公司应因地制宜,从乡村产业发展实际入手,开发独特的数字金融产品,为乡村振兴提供高效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例如寿光市立足地方发展实际,以当地的蔬菜产业化发展为龙头,引入科技、金融、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创新要素。通过“国企+农业园区+金融”的发展模式,由政府牵头成立中小企业协会和政策性担保公司,银行创新信贷制度和金融产品,选择符合条件的农户与中小企业,以多元化贷款抵押方式满足农民与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
(作者单位:潍坊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