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具体指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旨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才竞争力。“双高计划”强调高职教育应转向“育训结合、德技并修”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明确与普通院校在思政育人方面的不同,除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要强调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职业性教育,确保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融入”。同时,深入挖掘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打造思政实践教学品牌,共同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强规划性管理,发挥协同育人合力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围绕我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以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作为目标,打造“大思政”全新育人格局,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发挥合力育人作用做好宏观规划。一方面,深入研读国家颁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完善校内思政教育规章制度,将“守法守则”与“道德引领”相结合,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在增强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方面的作用。同时,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带动作用,优化顶层设计,明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育人理念的重要性,促使相关教育主体就“凝聚思政协同育人合力”达成共识,共同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另一方面,党员干部和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增强参与意识,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要素;专业课教师应利用其专业特长,逐步提升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意识,设置“谈谈专业领域的偶像”“本专业需要掌握的职业道德有哪些”等问题,强化学生对思政教育具体目标的认同,便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步步领悟思政理论知识;思政课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深入研究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融合教学的理论等,充分发挥思政育人的隐性教育功能。
此外,高职院校应注重思政育人目标整体性,了解各学科教师在思政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中渗透思政育人理念面临的问题;及时解决共性问题,将共享发展理念融入思政协同育人体系中,尽可能确保大多数学生从思政育人工作中获益。在此基础上,定期举办阶段性的研讨会,党员干部和辅导员应发挥其组织职能,而思政课教师则应承担起理论阐释的职责。专业课教师需深入理解会议的精神实质,并与思政课教师展开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共同探讨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教育目标、理念和规划,以寻求多方协作的战略模式。
补充特色化内容,完善思政育人资源体系
高职院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加特色化思政教育内容,不断加强思政育人资源体系建设。高职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学情,从专业建设、思政课程建设与社会发展、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梳理思政育人内容资源。同时,高职教师应积极承担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就业创业的职责,贯彻“能力为本、学练交替、实践领先”的实践技能教学理念,突出“高职特质”,与时俱进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成果等内容。引导高职学生全面理解“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精华,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并逐渐将其融入职业精神之中,培养出积极正向健康的职业行为习惯。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非遗”素质任选课程,将彩陶、剪纸等文化技艺融入思政教育资源体系,增强其弘扬优秀文化的行动自觉;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开发出“红色时空馆”“长征精神”“党史知识竞答”等VR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此外,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对思政教材、教学案例、校本课程等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丰富教学资源形式和内容,以电子书籍、短视频、微课等形式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思政知识。
加强实践性教学,构建思政育人品牌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融入”多元合作模式,坚持需求导向,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体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在思政教学中引入虚拟实验室或者模拟实践形式,让学生借助虚拟现实等技术参与实践活动,逐渐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能力;依托校内创新创业实验室、品牌课程等,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密切结合,共建思政育人实践基地,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思政育人品牌。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与大生集团共建国家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张謇精神和航运特色相结合,与大生纱厂共同制定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计划,让学生在思政实践教学中对张謇精神等形成深刻认识,以此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思政实践育人作用。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亦积极响应“双高计划”,借助丝路国际糖业学院的制糖加工实训室、机器人实训室等特色化平台,开设思政实践教学课堂,建设高水平专业群、课程思政育人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参与行业运营的过程中领悟新发展理念,理解行业发展所需的职业素养、知识和能力等。
(作者单位: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解构与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编号:2021JSJG476〉、202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一体双元三融”育人路径研究》〈编号:2023SJSZ098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