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建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在区域协调发展上,要突出抓好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格局。近年来,作为省委、省政府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融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意识,坚定不移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内涵、打造合作样板,推动苏州、宿迁两地联动发展、协同发展,在全省45家南北共建园区历年考核中始终位居第一、实现“十一连冠”,走在了全省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前列。
携手共建高效协调机制
苏宿园区成绩的取得,从根本上说源自顺畅高效的体制机制。苏宿园区的运作以苏州为主,借鉴中新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依托苏州工业园区进行开发建设。管理机构包括三个层级:一是联合协调理事会。作为高层协调机构,前期由两市市长共同担任联合主席,2019年10月起升格为由两市市委书记共同担任联合主席、两市市长共同担任联合常务副主席。联合协调理事会对园区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进行决策。二是双边工作委员会。由两市分管副市长牵头,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和两市开发建设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协调处理开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对联合协调理事会负责。三是苏宿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宿迁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宿迁市委、市政府行使苏宿园区内党的领导、经济管理及其他相应的行政管理权限。
高起点定位擘画宏伟蓝图
苏宿园区始终坚持以“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开发”“违规划必追究”为准则,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规划全覆盖——前瞻性统筹勾画涵盖全区每寸土地的秀美蓝图。启动开发之初,就委托国际顶尖公司在13.6平方公里的规划版图上,编制完成着眼未来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16个专项规划,精心设计明确每一寸土地的最佳效益功能。
规划高水准——以国际先进理念设计共建园区的示范样本。按照产城融合的理念,采用“工业区、商住区的科学配比和有机区隔”的功能布局,在商住区规划邻里中心,在土地开发中预留白地、灰地,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城市繁荣的良性互动。
规划权威性——不折不扣确保宏伟蓝图化为美好的现实图景。在苏宿园区,“规划即法”,任何人不得凌驾于规划之上。园区开发至今,领导班子已调整多次,但发展格局严格遵循当初的规划设计,始终保持既定的科学功能布局、适宜的建筑容积率、错落有致的建筑高度、和谐多元的建筑风格。
坚持聚焦聚力特色产业
发展是第一要务,产业是发展根基,苏宿园区始终把培育特色产业放在“头版头条”。
精准定位产业方向。坚持与周边开发区错位发展,保持定力、精耕细作,不断做大核心产业、做强核心企业,逐步形成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导的“1+1+1+N”特色产业体系。
严把标准择商选资。强化环保底线、严守安全红线,既不是“捡到篮里就是菜”,更不是把苏南落后项目转移到苏北,而是瞄准高科技项目、外资项目、新兴项目和税源项目进行“择商选资”。近年来,仅不符合环保安全要求被拒绝的项目就有15个、涉及投资50多亿元。
创新联动招商机制。发挥苏州宿迁联动优势,构建苏州为主导的招商网络。苏州工业园区定期召开支持苏宿园区招商引资联席会议,毫无保留共享招商资源,对外转移的项目优先推荐到宿迁。14年来,累计吸引投资超过610亿元,工业项目投资占比达70%,来自苏南地区的投资占比达70%。
注重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苏宿园区坚持向创新要活力、要效率、要效益。
加强科技载体建设。依托苏州科教创新资源,推动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建设,提升发展质量和科技化水平。建区以来,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年均增幅保持在30%以上。
推动两化融合发展。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立足主导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成功获批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加强土地集约利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提高产出效益。目前,苏宿园区亩均投资强度超过500万元。
构建园区生态格局。高标准建设环保基础设施,搭建智慧环保管理平台,全面使用清洁能源,单位综合能耗、废水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等生态指标仅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1/2、1/5、1/118,在全省共建园区中首家获批省级生态园区,率先创建“省级绿色生态城区高品质建设示范区”。
积极践行先进发展理念
苏宿园区是苏州工业园区首次“软件”整体“打包”的对外输出地,一批先进理念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亲商服务”理念。实行“一站式”服务,建立“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亲商服务体系,相继推行项目帮办联络员、首问负责制、举报投诉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区内企业纷纷增资扩产。宿迁最大的台资企业可成科技10年7次增资,总投资达24亿美元。大陆第一、全球前三的半导体封测巨头长电科技从15亿元投资追加到100亿元。总部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新建元集团、创元集团有9个项目相继落户苏宿园区,总投资达60亿元。日本尼吉康电子、日本天御减振器、江苏聚成金刚石科技连续增资二期三期,焕发出勃勃生机。
“精益求精”理念。在规划设计上,力求每一幢建筑都成为一道亮丽风景,都能展现苏州元素;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坚持高标准投入,建成12纵11横通车路网,基本完成区内“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开发,园区公舍、污水处理厂、生产力中心等一批功能配套设施建成投用;在教育事业上,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团队主导的共建品牌学校——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自2019年首次参加中考后连续两年高中达线率等主要指标均位列全市中心城区公办学校第一;在劳动关系营造上,获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苏北唯一)。
“精简高效”理念。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管委会仅设置局办5个。最典型的是招商与经济发展局,对应13个市级职能部门,大大提高了运转效率和服务效能。
“圆融共赢”理念。把苏州宿迁两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优势条件,巧妙糅合在一起,通过“圆融”真正实现“共赢”。在合作共建中,苏州输出了园区经验、拓展了发展空间、锻炼了干部队伍,宿迁引进了优质项目、增加了就业岗位、提升了城市品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14年来,苏宿园区始终不忘发展初心,牢记共建使命,高规格推动、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在机制创新、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苏宿园区的探索和实践,为全省南北共建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是园区发展的坚实后盾。14年来,苏宿园区的开发建设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提升苏北共建园区建设发展水平的意见》《关于推动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从财政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户、金融支持等方面,全力推动包括苏宿园区在内的共建园区加快发展。历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均莅临苏宿园区调研。省发改委、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等省直部门全力支持苏宿园区建设,从项目批复、干部配备、专项债争取、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有力促进苏宿园区发展。特别是2019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常委会、常务会研究批复苏宿园区拓园发展,并专门出台“十条政策”,全力支持苏宿园区率先启动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
两市鼎力支持是园区发展的坚强保障。苏州、宿迁两地市委、市政府讲大局、重实效,不折不扣做到苏州人员、资金、项目“三为主”,宿迁规划建设、社会管理、政府服务“三到位”,为苏宿园区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持。苏州方面,苏州工业园区“出人、出钱、出力”,在人员支持上,累计派出“苏干”200多人参与苏宿园区开发建设,并承担了苏宿园区206人次的赴新培训、500余人次的各类赴苏培训工作,帮助园区工作团队高效运营;在资金支持上,全力保障在宿的苏州干部各项工资、福利、待遇,累计拨付苏宿园区各类工作经费超过1.57亿元,组织中新集团、建屋等5家国企投资50多亿元,全面参与苏宿园区的开发建设。宿迁方面,坚持高位推动,宿迁市委、市政府历任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苏宿园区的发展,按照“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原则,对园区发展中的各类问题,通过召开“市长帮办例会”协调推动解决,仅服务可成科技项目就先后召开近20次“市长帮办例会”,全力保障企业不断增资扩股、发展壮大;充分放权赋权,按照“充分授权、封闭运作”原则,启用“2号公章”,赋予苏宿园区16个方面的市本级权限;强化要素支撑,累计补贴6亿多元保障园区范围用地动迁,每年安排园区充足的建设用地指标,先后为园区解决用工2万余人次。14年来,两地坚持不通过财政体制集中苏宿园区财政收入,其他各项政府性基金、收费免于上缴,支持园区滚动发展。苏宿园区能有今日之成绩,正是苏宿两地精诚合作、密切配合、共享共赢的结果。
市场化运作是园区发展的核心关键。苏宿园区是政府间合作项目,行政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具体推进中,始终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园区开发伊始,就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模式,成立具备市场运作主体功能、能独立投融资的开发公司,负责苏宿园区的建设和运营,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宿迁市各方按比例出资入股开发公司,按股份比例分红。新一轮开发建设,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为园区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同时,建立联合招商机制,政府招商平台与企业招商平台相融合,充分利用企业招商平台的灵活性,极大提高招商引资人员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项目招引的良好态势。
做强优势产业是园区发展的最大动力。苏宿园区围绕“1+1+1+N”产业定位,重点面向长三角和欧美、日韩等地区开展投资推介,成功招引一大批旗舰型龙头型项目。实践表明,只有把提高产业集聚度、增强产业竞争力放在突出位置,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转型升级的机遇,重点引进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亩均产出高的投资项目,形成特色产业链,南北合作共建才能变“输血”为“造血”,为当地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
(作者为宿迁市副市长、苏宿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