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向杰 蒋明敏 熊烨
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离不开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特别是广大县区干部。江苏90多个县区集中了行政管理的多数事权和广大年轻干部,站在更高的新起点上,县区干部肩负着率先垂范的重大使命。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以治理能力提升为抓手,锻造一支懂治理、能治理、善治理的干部队伍,保障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刚柔并举”,增添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的“动能”。一是精神强“补钙”。建立思想淬炼长效机制,构建“日微课+月党课+季形势课+年先进代表课”线上线下课程体系,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筑牢增强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的“思想长城”。二是底线长坚守。结合党纪国法建立基层党员干部工作负面清单,紧绷执行公务和提供公共服务时纪律之弦,严守敬畏之心。三是担当讲宽容。进一步落实三项机制,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案例库,总结经验,形成工作流程,提高干部主动作为、创新方法的积极性;探索主动担当目标绩效考核路径,完善“政治+精神+物质”的正向激励机制。
“内外兼修”,激发干部主动学习的“内生动力”。一是认识到位,加强宣传和形势教育,使广大干部深刻认识到学习是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的重要手段,是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增长本领的必经之路。二是时间保障,鼓励各地建立学习日,集中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业务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工作常态。三是激励支持,引导各地开展全员阅读活动,每年举行一次全员阅读考试,将考试成绩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作为提拔任用、推荐表彰等的依据。四是示范引领,支持建立中心组学习制度,提升理论素养和专业见识,带动其他干部学习,提升决策水平和政策落实能力。
“突出重点”,培养应对复杂问题的“全能冠军”。一是建立体制内外流动机制。在现有体制内上下挂职锻炼的基础上,分批分类安排行政机关干部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挂职或实践锻炼,熟悉涉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实际问题,提升处置能力。二是建立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机制。针对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如拆迁安置、医疗卫生、教育、涉农利益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年轻干部安排到群众反映问题多、意见大的街道、社区、居委会,乃至居民小区,磨炼意志、锻炼能力,切实提升年轻干部社会治理综合能力。三是提高舆情引导能力。在充分理解和把握各项政策的基础上,及时化解线上谣言或各种误解、曲解;加强与群众线下沟通交流,确保政策有效落地。
“多方联动”,打造服务群众的“鱼水模式”。一是提升宣传能力,鼓励辖区干部邀请威望高的老党员、老教师等,联合街道、社区和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以社区、居民小区等为单位,建立“基层干部+群众”宣传员制度,围绕环境整治、交通出行、安全卫生等,定期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提高群众对政策的认同度。二是调动并提高群众参与能力,鼓励创新举措,在环境整治、社会治安、居家养老等领域,以辖区干部为主体,以网格为单元,采取竞赛制、警民联动、企业与社区联动等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三是拓展精准服务的能力,鼓励干部通过走访谈心、公众号等社交平台留言、线上线下问卷等方式,加强与群众互动交流,掌握真实诉求,从而依法依规,针对性、创造性、灵活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魏向杰为江苏人才强省建设研究基地研究员,蒋明敏、熊烨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本文为2020年度江苏省社科联重大应用研究课题“新时代提升江苏干部队伍治理能力对策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