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名家新论 > 正文
王月清:系统性保护传承 彰显长江运河的文化价值
2024-03-13 09:08:00  作者:王月清  来源:新华日报

建设长江、大运河等五大国家文化公园,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国家工程,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贯通的具体落实。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赋予江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任务,要求江苏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江运交汇的江苏,以推动长江、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为重点,做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各项工作,是新时代的新使命,也是新探索的新际遇。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其本源是文化,其本意是保护,其本怀是珍爱和认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先期成就,正是在立足本源、凸显本意、契合本怀的前提下的重要进展。

江河交汇、江海相融、江城相依、江湖相伴的江苏,是中华文化交融创新的见证,是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缩影。新石器时代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下游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丰富灿烂的长江文化,长江之滨、运河两岸,“水韵江苏”的文化创造和精神气质,珍贵而独特。

从“永嘉南渡”到“靖康南渡”,发生在广阔时空的人口大迁移、文化大交融,加速了南北文化的融合发展,赋予长江、运河两岸人民包容开放、敢于创新的精神气质。近代以来,以张謇为代表的爱国志士,以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精神,实干兴邦、实业报国,推动长江下游地区经济、教育、医疗、社会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又生动诠释了“开放包容”“创新引领”的文化精神。

江河交织、人水相依、江城共生,催生了命运与共的江河文明生产生活方式。水韵江苏,人地关联,耕读传家,兼济天下。从东林书院的“声声入耳”“事事关心”,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雨花台到沙家浜再到盐阜大地,江苏人民传承接续了“民胞物与”“胸怀家国”的价值追求。

长江之水与运河之水,汇合成浩荡开阔的扬子江流,培植了江苏大地的天下文枢。江苏文教强化了同舟共济、和衷共济的文化理念,崇文重教、守望相助、善化乡邦,蔚然成风。宋明以来,以宗族、士绅、商人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广设书院、义学、善堂、义庄、会馆,让“同舟共济”“共建共享”的优秀传统时至今日仍在全社会广泛传承和发扬。

从长江流域孕育的最早的水稻种植、最早的陶器、最早的漆器、最早的织物,到扬子江畔、运河之上的疏浚河道、整治堤岸、逐水而居、依势营建,诸多文化遗存见证了中华先民生产劳动的伟大创造,也诠释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直至今日“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成为建设万物和谐共生、人民诗意栖居的“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精神资源。

长江、大运河文化丰富而独特,在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是首要任务。我们要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理念,切实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系统研究阐发长江、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彰显其融入新时代的文化价值。

在系统性保护传承中,一是要高度重视长江、大运河文化遗产(包括自然遗迹)的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坚持保护是第一要务原则。二是尊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共识,坚持“整体保护”“原真保护”“最小干预”,树立最好的保护就是最大的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的思维,避免过度开发、借古开发、拆真建假。三是注重文化与生活的交融,坚守人民立场,维持“活态化传承”“生活化存续”,让文化成为“人民是创造主体”的文化,充分赋予人民在胡同街巷、市井家园过上和创造现代生活的主体性。四是注重文化与科技融合,坚持科学规划、精准监测、科技赋能,以工匠精神、绣花功夫、前沿科技、多元呈现,服务于保护传承,服务于展陈创新,服务于创意创造。五是强化主体功能区分类推进,面向国家文化公园内的文物古迹、古典建筑、历史街区、传统村落、自然遗迹、工业遗产、文化景观、非遗民俗等历史文化资源,在系统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重点建设管理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承利用等四类功能区。将管理保护区建设成为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样板区,将主题展示区建设成为文化体验标杆地,将文旅融合区建设成为文化资源辐射地、文旅融合示范区,将传统利用区建设成为传承转化的创新地,在合理保存传统文化生态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进程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