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名家新论 > 正文
贾斌 冯锐:推动“双链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7-22 09:01:00  作者:贾斌 冯锐  来源:新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实地调研过程中,前瞻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科技创新衍生出新兴产业,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产业链是产业中具有纵向商业关联活动的多企业链式关系。我国已是全球公认的制造大国,但产业基础能力相对薄弱,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尚未取得显著突破,产业链供应链断裂风险未能彻底消除,产业链地区同质化竞争依然突出。当前迫切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解决制造业产业链中的“短板”。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应大力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是主体的融合。在推动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实现“融合”的首要任务在于巩固和提升领军企业的核心地位,特别是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主导角色,进一步强化其作为创新主体的角色,真正做到以企业为主体推进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作为产业链的主导力量,其影响力应延伸至创新链的构建,成为“双链联动”的引领者。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应积极把握机遇,加大创新扶持力度,加速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鼓励领军企业发挥其创新链组织者的功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升级与价值增值。其次,中小企业在创新体系中同样肩负重要使命,特别是在探索“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方面。在特定高附加值领域及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尤其是针对细分市场需求的定制化关键零部件生产,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公司往往具备独特的技术积淀、灵活创新机制以及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的专注力,展现出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同时还要发挥国有企业的“链主”作用。大型国有企业凭借其在产业链中的稳固地位,肩负着创新链引领者的重任,协调创新链上的其他主体,促进资源共享。其雄厚的资金实力与长期的战略视野,能攻克关乎行业整体发展的技术难题,确保创新战略的贯彻执行。

聚焦发展关键领域,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关键在深度。深度融合旨在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这一问题的存在,其本质可归结为两个相互关联的症结:一是关键技术或核心环节受制于人,即所谓的“卡脖子”困境;二是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不畅,创新成果无法顺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中,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科技创新的根基与潜力。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高地,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提升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应以新型研发机构为重要抓手,聚焦标志性产业链和区域主导产业的重大科学问题及关键和薄弱环节,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和基础研究项目,开展“卡脖子”技术精准攻坚行动,支持制造业产业链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层次丰富、互动紧密、协同高效的产业链—创新链复合网络,有力驱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共同塑造面向未来的、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格局。同时,要以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关键举措,着重培养服务于新兴产业、具备前瞻视野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推动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实体化发展。通过人才战略的实施,有效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而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升级。通过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发挥数字技术的黏合剂功能,提高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整体效能

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动力是技术。数字技术能从根本上重构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组织形态。首先,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缓解制造业面临的瓶颈,进而有力推动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模式革新等方面的积极作为,激发企业内部的生机与创新潜能,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提升。其次,要加快应用数字技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将企业研发的市场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产业化等四大环节融入生产制造流程中,形成研发与生产间高度协同的创新生态。打破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的信息壁垒,通过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保障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加速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进程,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内外部信息资源的高效流通与共享。最后,从政策层面积极推动产业集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提升生产效率,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协调发展。

(作者分别为:扬州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江苏综合考核体系的地方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3SJYB2101〉阶段性成果)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