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名家新论 > 正文
汤杰 李雄威:打造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人才发展新高地
2024-07-22 09:02:00  作者:汤杰 李雄威  来源:新华日报

在教育、科技、产业、人才四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协同推进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人才高地建设,这不仅是对苏锡常都市圈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也是对城市竞争力持续提升的有力保障,可为因地制宜建设区域人才高地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促进“四链”深度融合发展

“教育链—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四链的深度融合发展,不仅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构建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科技人才生态系统的关键。教育链的深度融合是构建一体化人才高地的重要保障,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发挥基础保障作用。科技链的深度融合为构建一体化人才高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是构建一体化人才高地的重要支撑,为创新链、产业链提供有力支撑,有效解决人才供应与需求之间不匹配、产教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是构建一体化人才高地的重要载体,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链为科技链、教育链和人才链提供支撑平台,确保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关键要素在产业链中得到高效配置。从整体来看,促进“四链”的深度融合是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人才高地建设的关键所在。局部来看,在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人才高地建设中在产业链和科技链上精准配置教育链和人才链,促进“四链”的协同发展,进而推动产业基础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助力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人才高地建设取得重要成效。

构建“四维一体”创新格局

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人才高地建设的核心在于整合“四链”中的创新要素,构建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四维一体”创新格局。从空间的视角出发理解苏锡常都市圈人才高地,教育维、科技维、人才维和产业维分别代表苏锡常都市圈人才高地的长、宽、高和深,只有当这四个维度都有足够的长度、宽度、高度和深度时,才能形成真正的世界一流人才聚集高地。教育维解决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创新能力弱、人才培养质量不足等现状问题。科技维解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深度融合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发展滞缓等问题。人才维解决创新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创新创业环境氛围不够浓厚、吸引人才聚集的一体化平台数量不足的关键。产业维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衔接不畅通、创业能力弱等问题。通过不断集聚如苏州工业园区、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龙城实验室等优质创新载体,加快旗舰型、龙头型、科技型项目落地,以平台载体赋能,着力造就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

打造“四地联动”协同推进模式

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人才高地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打造基于教育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四地联动”的协同推进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要求这“四地”在物理空间上的接近和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在战略目标、发展理念和创新实践上实现深度融合。这是苏锡常都市圈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步伐的关键。教育高地是“四地联动”基础。苏锡常都市圈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体系。科技高地与产业高地是“四地联动”的核心。加大对关键领域和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建立创新平台、共享实验室等形式,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在产业中的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最终形成“四地联动”的协同推进模式,进一步助力人才高地建设。

推进多重机制赋能,完善人才高地建设工作格局

进一步健全一体化科技人才政策体系,包括纳入政府规划、完善政策环境、着重深化改革三个方面。苏锡常都市圈内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应建立更加紧密的协作机制,共同为区域科技人才提供跨领域、多层次的创新平台和实验场所。完善人才认定和激励机制,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股权和期权激励等,吸引更多优秀科技人才投身创新实践。进一步健全一体化科技人才引育体系。苏锡常都市圈应积聚力量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国际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通过设置青年才俊项目和创新团队奖励机制,激励年轻科研人员投身科技创新。进一步健全一体化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苏锡常都市圈需要建立一个包含多维度评价指标的体系,如科研创新能力、项目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知识转化的实际效益等,有效地激励区域内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创新。营造多元化金融投入机制环境。只有打造一个覆盖苏锡常都市圈内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才能持续激发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就需要将金融与科技融合,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立足苏锡常都市圈实际产业特色和创新资源禀赋,做好科技金融,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作者分别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SJYB1338〉)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