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熊四皓日期:2023-01-17 09:14:00
-
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有“人造太阳”之称的东方超环装置运行时间破千秒,为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黄福特日期:2023-01-13 09:01:00
-
继续聚焦农业科技前沿,以产业急需为导向,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创新发展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探索长效机制,就能为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的科技基础,让“科技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得更加绚烂。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朱磊日期:2023-01-13 08:55:00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 ,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陈劲日期:2023-01-13 08:51:00
-
加强产学研融合和开放式创新,引导企业加大前瞻性和应用性基础研究投入,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促进创新供给与发展需求高效对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沈家文日期:2023-01-10 08:47:00
-
复兴号以时速420公里交会和重联运行,智能型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都是世界首次。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吴善超日期:2023-01-10 08:46:00
-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意味着必须着力克服教育、科技、产业、人才各领域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问题,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评价激励、组织人事、资源配置等体制机制上深化改革、强化协同。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林成华日期:2022-12-30 09:05:00
-
企业是一大最活跃的创新力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实现创新体系协同高效、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创新生态优化完善,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李晓红日期:2022-12-26 08:52:00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志刚日期:2022-12-23 08:59:00
-
未来产业,是指引领重大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及其新产品、新业态所形成的产业。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徐 之日期:2022-12-21 09:17:00
-
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方肯定。只要坚持团结合作,各国就能更好应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全球性挑战。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亚历杭德罗·法拉·西蒙日期:2022-12-20 09:05:00
-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回了信,鼓励我们“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收到回信后,大家倍感振奋,进一步增强了投身教育科研事业的热情。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葛昌纯日期:2022-11-25 08:58:00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日期:2022-11-11 09:17:00
-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我们将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为一个整体,实现整体联动、共同推进,以高质量教育立德树人,用高水平科技创新激发动能,让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涌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叶日者日期:2022-11-10 09:21:00
-
把广大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黎湘日期:2022-10-31 0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