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以数字化、智能化等为特征的新型文化消费快速发展,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斌日期:2023-01-18 08:50:00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战略部署,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明确要求。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田向利日期:2023-01-18 08:48:00
-
推动民间艺术繁荣发展,为的是用老百姓熟悉和喜欢的乡土文化资源,打造老百姓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优质公共文化产品河北沧州市吴桥县传承千年杂技文化,展现非遗迷人风采。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邹 翔日期:2022-12-27 08:53:00
-
每一件文物都像一块拼图,拼接出更加真实的历史图景,也让我们对古代中国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有了更加鲜活直观的认知不久前,在长沙博物馆举行的“长沙考古七十年成果巡礼”特展上,一只题有五言唐诗的长沙窑青釉瓷碗受到关注— — “住在绿池边,朝朝学采莲。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孟繁哲日期:2022-12-21 09:19:00
-
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有助于更好展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多方面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刘沛林 李 勇日期:2022-12-20 08:55:00
-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作优秀文化作品, “传”是关键一环。有历史延续性的“传” ,才有更具生命力的“承” ,文化创新才有根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定能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新贡献走进教室,拿起手绢。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永战日期:2022-12-19 09:14:00
-
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的显著成效、积累的重要经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 “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补足精神之‘钙’ ,铸牢思想之‘魂’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张剑伟 钟 琼日期:2022-12-16 09:03:00
-
期待文化创意产品持续提质升级,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让更多人从中华文化中获得精神力量。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智春丽日期:2022-12-07 08:59:00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日期:2022-12-05 09:34:00
-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蕴含着推动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尹来成日期:2022-11-25 08:57:00
-
不断优化工作方式,努力提高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传统与时尚、文化与产业更好融合,必能一针一线绣出更秀美的画卷,让群众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程焕日期:2022-11-22 08:44:00
-
针对低收入群体提升网络可及性和平台可及性,有助于满足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要努力消弭城乡、地域、代际的数字文化鸿沟,坚持数字文化发展成果服务人民,推动共创共享。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陈可唯日期:2022-11-22 08:41:00
-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让乡村新民俗拥有更好的艺术表达,能提升新民俗的文化魅力、审美趣味和精神内涵,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更多源头活水,注入更多新动能。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李健日期:2022-11-22 07:45:00
-
中华文化数千年延绵不绝,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人进行古籍整理而薪火相传的古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张贺日期:2022-11-11 09:06:00
-
经过20多年发展,中国网络文学已从小众创作走向全民参与。统筹国内国际文化语境与产业格局,内外并举、多点发力,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网络文学方能以蓬勃昂扬之势传递主流价值、讲好中国故事。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顾亚奇日期:2022-11-11 09: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