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要闻要论 > 正文
化解农技推广人才短缺
2025-02-07 10:37:00  作者:詹 琳  来源:经济日报

近期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出,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培养农技推广人才,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眼下,从传统的小农户到新型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农技推广不仅要走出“田头”,还需借助“云端”技术手段,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更好适应市场需求提供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较2012年提升了8.7个百分点,彰显了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然而,基层农技推广人才的短缺和队伍的不稳定,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尤其是在一些乡镇地区,农技推广人员不足,导致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面临断层,难以有效落地。不少农技服务中心人员身兼数职,缺乏专职的农技推广人才。对此,应多措并举,破解人才紧缺难题。

一方面,从机制层面优化人才管理体制。推动市、县(区)、乡(镇)三级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推行“管理在县市、服务在乡镇”的管理模式,合理支配乡镇推广机构的人财物,通过整合机构、明确职能、健全制度来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实施农业院校农技推广专业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人才的稳定供给。提高县、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福利待遇,适当放宽职称评定条件,支持农技人员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有偿技术服务,包括科技开发、技术推广和试验示范等。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经营所得,在履行公益性职能基础上,拓宽服务领域,延长服务链条,增强服务活力。通过优化激励机制,鼓励更多人才流向基层,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和覆盖面。

另一方面,广泛应用短视频和直播等新兴平台,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通过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及各级农业部门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借助企业和高校力量,帮助“田秀才”和乡村达人丰富传播经验,更好发挥所长。借助“云端”技术,使农技推广人员通过简洁、易懂的内容快速提升专业水平,根据实时反馈灵活调整推广策略,实现知识传播高效化和便捷化。政府可考虑授予“农技推广大使”等荣誉称号,为他们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平台和相关部门应加快完善评价和监督机制,明确内容创作标准,规范创作者行为,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格惩处,确保农技推广信息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舒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