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智库周刊 > 正文
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2024-07-02 09:03:00  作者:韦联桂  来源:新华日报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地方高校毕业生是“有智”又“有志”的青年,推动其投身乡村振兴,是纾解当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痛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关键举措。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就业创业政策影响下,地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热情高涨,但相比较之下,选择返乡就业创业的学生人数依然是少数。如何改善地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现状,以多主体联动激发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动力活力,是当前乡村振兴与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实现“双向互动”的关键。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地方政府应制定兼具较强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扶持政策,根据各地乡村产业结构、农业发展与毕业生专业背景,为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提供支持和扶助,以满足不同毕业生的需求。持续完善初期、中期、后期全过程帮扶政策,拓宽政策优惠受益面。同时,通过增加就业创业补贴、降低贷款与担保门槛、提供免息贷款、简化贷款手续等措施,确保优惠政策能更多惠及返乡毕业生,助力其返乡就业创业的成功。

为减轻返乡就业创业毕业生的心理压力和实际负担,地方政府还需要设置风险储备金,降低其“沉没成本”和“错误成本”,保障毕业生勇敢返乡就业创业。此外,通过设立返乡就业创业服务站、建立示范平台和孵化园等措施,为毕业生提供信息咨询、创业指导等“一站式”的个性化服务,进而不断提升他们返乡就业创业的成功率。

深化就业创业教育

地方高校应创新就业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充分满足乡村振兴发展的实际需求。重点关注“农业+”学科领域,优先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交叉学科,培养具备高水平农业素养、丰富跨学科知识、较强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将乡村振兴纳入就业创业教育体系,除传授理论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推动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更好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同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推动乡村振兴理念与实践实训的深度融合,进而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坚定其投身乡村振兴的意志。

积极选聘具有乡村创业成功经验的企业家、新农人等涉农人才到校任教,通过分享案例,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学习资源。同时,鼓励教师深入乡村实践,前往“三农”企业挂职,增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此外,联合政府、企业行业和社会等多方力量,对接县区、乡镇、村屯、农业企业等单位,创办“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乡村振兴创客中心”“乡村振兴教育教学基地”;开办乡村振兴创业实验班、“新农人”创新实验班,搭建一个集教育、实践、创新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推动就业创业人才教育培养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优化就业创业环境

乡村应抓住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新机遇,深入挖掘各地乡村的特色产业优势,培育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企业。同时,加大对乡村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包括道路、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其中,高速宽带网络的建设能够打破乡村与外界的信息壁垒,为毕业生提供“与城市无异”的网络环境,促进远程工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此外,乡村应改善交通条件,缩短城乡距离,为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提供便利。

强化乡村公共服务供给,优化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服务配置,为毕业生及其家庭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如建设现代化的乡村学校,提供与城市同等水平的教育资源,能够减轻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后对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从文化宣传层面优化返乡就业创业环境,借助互联网和数字化媒体等新兴载体,广泛宣传乡村创业优惠政策和毕业生返乡就业的典型事迹。通过向毕业生及其家长传递乡村振兴的积极信息,引导他们摒弃“跳农门”的传统思想和“铁饭碗”的择业观念,激励更多毕业生投身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

增强就业创业素养

地方高校毕业生应深刻理解乡村振兴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将之视为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充分评估个人优势和家庭条件,而后精心制定与自身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返乡就业创业生涯规划。同时,积极参与学校开设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主动学习乡村振兴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包括经济学、金融学、心理学等,以更好地理解乡村市场和社会形态,为未来返乡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依托高校提供的实训实习基地,毕业生应积极参与到创业项目的全过程,或前往乡村科技创新实践场所进行就业实习。如通过参加大学生乡村振兴技能大赛、创客大赛等竞赛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乡村就业创业的理解,提升自身就业创业能力。此外,抓住大学生“三下乡”“政务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走出校园、深入基层,积极融入乡村社会,准确掌握乡村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创业环境,对接寻找实际项目,在实践与体验中增强自身就业创业能力。

充分开发本土资源

本土资源开发是地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的重要环节。地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实质在于综合运用当地的自然、人力以及政府资源,实现各类资源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转化。自然资源是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涉及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等。返乡毕业生可通过创办乡镇企业,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科技公司、电子商务企业、乡村文旅企业等,努力推动乡村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综合效益。

人力资源也是影响地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的重要因素。返乡毕业生需立足当地的劳动力资源现状,积极培养和发展当地劳动群众参与就业创业项目,培养更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促进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从而让乡村留住人才,以人才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政府资源主要指地方高校返乡毕业生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支持是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成功率的重要保障,而返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对此,返乡毕业生需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了解其需求和合作机会,在双向沟通和积极互动中共同探究有益于乡村振兴的合作路径,为就业创业项目落地落实创造更多可能性。

面对当下的就业形势,以及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推进需求,推动地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与乡村发展的双向互动,最终实现双赢。而这需要政策扶持、教育引导、环境建设和个人素质四个层面的协同努力,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支持体系,从而激发毕业生的潜力,促使他们成为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面向未来,随着地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机制的完善,地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规模和质量将会逐步提升,为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大学生就业研究专项课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研究”〈2022ZJY1546〉的研究成果)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徐羽蝶